第(1/3)頁 鋪子凌小柔打算親自掌勺,這樣除了伙計之外,只需要再招兩個小工,最好是懂得海鮮制作的。 之前她一路上就有留意過,因表小姐的原因,大衍國的飲食文化很不錯,賣海鮮的也不少,只是專門以海鮮為食材的鋪子卻幾乎沒有。 或許是表小姐的產(chǎn)業(yè)太大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這也是她為何要選擇海鮮為主的原因,因大衍國有海鮮可賣,她做海鮮也不顯突兀,又沒個專賣海鮮的鋪子,只要做得好了賺錢是一定了。 只要將鋪子收拾出來,再找人每日往鋪子里運送海鮮,她的海鮮鋪子就可以開張,凌小柔差不多可以預(yù)見鋪子開起來后生意興隆了。 正展望著美好的未來,就聽有人拍打臨街的門,凌小柔想到她回來之后就將門從里面插上了,想必是屈老漢回來了。 打開房門,果然看屈老漢站在門外,門前還停著那輛小驢車,只是此時有棚車換成了平板車,車上放著兩只大木桶和兩只小木桶,因租的房子不帶后院,屈老漢平日是將馬車寄養(yǎng)在鄰居家院里,每月給五十文錢,平時用得時候牽出來,倒也方便。 屈老漢見凌小柔開門,指揮著凌小柔幫忙把其中一只木桶的水打到堂屋的水缸里,剩下那一桶就不讓凌小柔再動了,一桶山泉水兩文錢,他每天城里城外跑上幾趟就能賺夠這一天的快餐錢,可不愿意吃家里的玉米面貼餅。 在莊上種地久了,屈老漢也不像從前那樣四肢不勤,只要是能賺到錢,他倒不吝一把子力氣,再說打水時只要算著一桶就是兩文錢,再看沉甸甸的水桶就跟看到銅錢似的了。 凌小柔目送屈老漢去賣水的背影,突然覺得這個爹也不是很差,至少還知道賣水賺錢,看來往后的零花錢或許可以省了。 而不知道凌小柔心中打算的屈老爺心里還挺美,這一天他城里城外地跑了三趟,一大桶可以裝十幾小桶,這兩大桶一趟就讓他賺了一百多文錢,雖然跟從前揮金如土的日子沒法比,可近一年來,除了凌小柔給他的這些銀子外,他什么時候見過這么多錢若是把銅錢一點點攢起來,往后就是離開凌小柔他也能保證過得衣食無憂了。 這樣一想,屈老漢干起活相當(dāng)賣力氣,若是在從前,讓他一桶一桶提水,他肯定早就累癱了,可經(jīng)過一年的種地生活,他渾身都是力氣,身上也不像從前總是這樣那樣的毛病了。 今日去打水也是過了午時,當(dāng)時也沒想著打來的水用來賣,連裝水的大桶都是管寄放驢車的鄰居借來的。 只是進(jìn)城時有人見他水桶里裝的真是從城外打來的泉水,便商量著要買兩桶。屈老漢覺得雖然四文錢不多,好歹也是錢,也就答應(yīng)著賣了。 因渭城府三面環(huán)海,只有城門外的護(hù)城河是淡水,平日喝水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靠買。 結(jié)果別人看了也跟他買,他這邊還沒想明白怎么回事,一桶水就賣光了,手里也就多了幾十文錢,把屈老漢樂得,總算是找到賺錢的營生了。 以往種地只能換來吃喝,屈老漢覺得沒什么奔頭,想不到他就是去打桶水都能賺這么多銅錢,屈老漢一高興,把木桶就還給鄰居,他自己去木匠鋪子買了兩只大號水桶,裝到驢車?yán)镌俅纬龀恰? 就這樣又運了兩趟水,因離城不遠(yuǎn),一趟來回也不過一個時辰,這兩只桶又比之前的桶大,屈老漢這一天下來就賺了近三百文錢,暗想著明日他早點起,再多運兩次水一天可不就賺到小一兩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