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當賀樓‘玉’的車隊完全走出城‘門’,看到等在城‘門’外的護送隊伍了,騎著馬跟在最后的賀樓‘玉’還想跟這些熱情的百姓說些什么,如今都不用在京城里時刻被人盯著,賀樓‘玉’覺得他也該為自己正正名,不然總背負個紈绔二爺的名聲,他的心情也‘挺’低落,畢竟誰不愿意當英雄呢? 可還沒等二爺撥馬回身,身后響起一片片爆竹聲,還有人敲鑼打鼓,一個個喜極而泣的百姓們奔走相慶。 賀樓‘玉’瞧著歡心喜悅的百姓們滿頭黑線,他不就是名聲差了點,也沒真做出什么讓天怒人怨的事,這些百姓至于像送走瘟神一樣慶賀嗎? 也沒心思再跟百姓們正名的賀樓二爺氣鼓鼓地打馬向前,發誓總有一天他也能來個名震天下,讓天下百姓也都看看,其實二爺也是有真本事的,讓這些愚蠢的人們后悔今日對二爺心靈造成的傷害。 這次護送賀樓二爺離京的,除了少數是寧遠王府的衛兵,多數都是由京畿調來的五千人馬,再算上跟賀樓‘玉’一起奔向渭城府的人才們和寧遠王府的下人及他們的家眷,一行竟達到萬人之眾,光是各種馬車、牛車、驢車、騾車就有上千輛,畢竟路途遙遠,光是用腳走也不可能,那些跟隨的人才又都是拖家帶口,還有不少舍不得扔掉的家什也都帶著,哪家不趕上一兩輛車啊。 這樣一來,安全上倒是不怕了,即使有些山野‘毛’賊得了賀樓‘玉’搬家的消息想要出來劫掠,可一看這陣勢都鳥悄地遁了,這么多人的隊伍,他們去劫,那可真是不想要命了。 等二爺一路上帶領大隊人馬緊趕慢趕,來到渭城府時已是十一月初八,與在京城所受到的打擊不同,一早得了消息的老太妃在城里也待不住了,說什么都要出城去接兒子。 賀樓遠也就放下手頭的所有事務陪同老太妃出城,那些想要好好在寧遠王面前表現的官員得了信自然是要跟著陪同。 于是,一早渭城府外的十里亭就聚滿了迎接二爺的隊伍,除了想要在寧遠王面前表現一番,這些官員也有想要瞧瞧京城第一紈绔的風彩。 同樣早就聽聞賀樓二爺名聲的百姓也有不少過來看人的,畢竟人家賀樓二爺不遠萬里從京城禍害到渭城,他們也想要先認認人,往后見了人可要繞著圈地走。 剛過午時,賀樓‘玉’帶領的人馬終于出現在視野里,老太妃得到通報時,就看到賀樓‘玉’獨自駕著一匹馬也奔了過來。 終于見到親人的賀樓‘玉’眼睛就發熱了,哪里還管得了上萬人的隊伍,反正隊伍里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他已經等不及要見親人。 以往每年最多也就見著娘一次,連娘過壽都沒法親自慶賀,往后終于能在娘的身邊。 孩子在大在娘面前也永遠是孩子,只有有親人的地方才能稱之為家,對比渭城府百姓的熱情和京城百姓的無情,賀樓‘玉’感動的從馬上跳下來,緊跑幾步跪到老太妃面前,一聲‘娘’喊的又脆又響,老太妃更是熱淚盈眶,若不是還記得自己的身份,早就抱著賀樓遠失聲大哭了,盼了十幾年,終于把兒子盼回自己的身邊,她哪能不‘激’動? 賀樓遠對這個弟弟也很是疼愛,雖然面容還是相當嚴肅,可眼神中的疼愛是個人都看得出來。 ‘激’動過后,賀樓‘玉’瞧著娘親和大哥,越瞧越開心,然后才注意到那個失憶了把他當仇人似的小柔兒怎么沒見著人?難道就沒人跟她解釋解釋,賀樓二爺其實是好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