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早上起來,云珩就覺得手腕酸疼,手指頭也疼的不行,拿筷子的時候都非常的困難。 因為右手手腕和手指疼,去社區醫院的時候云珩都沒有騎共享單車,而是一路走,一路給自己揉捏。 畢竟也是中醫醫學院畢業的,雖然推拿也只是才入門,可云珩最起碼也知道該怎么揉捏,該著重注意哪個穴位,比起那些什么也不懂隨便亂捏的還是要有些效果的。 “云醫生早。” “云醫生早上好!” 自從在西亞社區醫院開始上班之后,云珩每天早上都算是幾位醫生中來的比較早的,每次來也就輸液室的姜艷艷和劉紅霞兩個人比他稍微早一些,兩人看到云珩,都是很熱情的打招呼。 “姜護士劉護士早。” 云珩打了聲招呼,然后進了診室,找到茶杯,泡了茶,這才坐在診室繼續揉捏著右手,畢竟等會兒還有患者要來,手指頭這個樣子可是很影響切脈的。 雖然有著模擬空間,可云珩自己卻是徹頭徹尾的新人,經驗并不豐富,單純依靠望診、和問診診病,出錯的概率就更大一些。 中醫的望、聞、問、切四種診病手段雖然都是獨立的,每個診病手段都可以判斷出患者的病情,但是卻又是相互依存的,除非一些頂尖的名家醫手靠著豐富的經驗可以達到望而知之的地步,其他人還是盡可能的要做到四診合參,互相結合,這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誤診誤治。 當然,靠左手診脈其實也是可以的,但是云珩也沒那個能力,習慣了用右手,再用左手還不如用現在酸疼的右手準確。 中醫的診脈入門其實不算太難,熟記理論,多練習幾次都能大概的摸清楚脈象,可要做到精通,難度卻是非常大的,那是真真正正的易學難精。 “云珩啊。” 云珩正在診室捏著手,齊亞萍推門走了進來,身后還跟著一位四十歲出頭的中年人,中年人一身西裝,穿著很是考究。 “齊院長!” 云珩急忙起身招呼。 “云珩,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西亞小區的劉建忠劉總。” 齊亞萍先給云珩介紹了一下跟著一起進來的中年人。 “劉總您好。” 云珩向劉建忠打了聲招呼,不太明白齊亞萍的用意,這位看上去也不像是前來瞧病的。 再說了,他這兒又不是什么大醫院的專家號,哪怕是來瞧病的,也沒必要找院長走關系吧? 齊亞萍不等云珩問,就繼續道:“云珩,咱們社區醫院有一個家庭醫生的服務制度你知道嗎?” “了解過。” 云珩點了點頭。 這個他是知道的,還在學校的時候就了解過。 這個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而是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的、連續的、有效的、及時的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生。 家庭醫生也叫全科大夫,是以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為主要任務,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使患者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健康問題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療和家庭康復護理等服務。 家庭醫生的這個理念在國外可以說已經相當成熟了,但是在國內卻是近兩年才開始提出然后實行的。 目前家庭醫生的制度也只是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或者一些人口集中的省會城市開始施行。 家庭醫生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高收入的人群,也就是說,針對那種請不起自己的私人醫生,但是收入還算可觀,又想避免一些麻煩,享受一些便利的這樣一個群體。 現階段的家庭醫生主要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注冊的全科醫生包括助理全科醫生和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以及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 也就是說以基層社區醫院和鄉鎮街道辦一級為主。 比如社區有的家庭有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或者有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一類的老人或者患者,而這一類患者長期住院是不現實的,隔三差五去檢查又比較麻煩。 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一些患者家境還行,就可以和在就近的社區或者醫院找自己比較滿意的醫生,簽署協議,簽約之后,簽約的醫生就會定點定時上門,給患者檢查身體,做一些相關方面的治療和指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