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什么是這個病,這個癥狀怎么回事,有什么原因,有什么竅門。 云珩自己搞明白,最終給患者確診之后,其實任學東也搞明白了。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說著,云珩就開始擬方了。 云珩這最后一句判斷,其實正是《傷寒論》中明確記載的,從前面的分析,到中間的判斷,到后面的確診,再到最后怎么用藥,甚至直接引用《傷寒論》中的經方。 整個過程卻是能讓邊上的人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任學東覺得自己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這一刻梁萬明終于明白為什么任學東原本是不服氣前來找茬的,卻最終成了云珩的小跟班,一位省中醫醫院的醫生卻心甘情愿的下班之后來一家小社區醫院跟著一位年輕醫生學習,端茶倒水了。 站在梁萬明的高度,他更加能明白云珩這種診斷方法能給下級醫生帶來什么。 現在全國各大醫院其實都是缺人狀態,但是招收人的門檻卻很高,這個缺人,指的是缺人才,而不是缺新人,全國各大的醫科類院校,每年都會走出很多醫學生,而這些醫學生能進入醫療行業的卻不會超過三成。 醫院缺人,新人難帶,這才是各大醫院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 新人進入醫院之后,一般都是跟著一些住院醫學習,這些住院醫們水平參差不齊不說,自身其實也是有藏私的心思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到時候被學生比下去,那多丟人? 而一些主治醫卻壓根沒多少耐心和時間去教新人。 現在國內很多醫院,其實都在倡導以老帶新,鼓勵老人帶新人,可這個現象依舊無法避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點,很多人其實不懂怎么帶新人。 不會了我給你解釋一下,你要再不會,我就罵,誰有那么多耐心。 要是大多數的帶教老師或者上級醫生能像云珩這樣,那新人學習起來絕對會非常快,這一刻,梁萬明再次升起了把云珩弄去他們科室的想法。 這小子簡直就是個寶呀,自身水平不說,單單這一手,那就是無價之寶,哪怕不上臨床,不坐門診,專門搞個新人培訓,對醫院對科室來說那也是很有好處的。 “去抓藥吧,回去按方服用,一些注意事項我也專門寫在一張紙上了。” 云珩把藥方和注意事項一起遞給了陳小偉。 “謝謝您,云醫生。” 陳小偉接過藥方,道了聲謝,然后起身,云珩則盯著一邊看了三秒,這才準備拿過登記表看下一位患者,一抬頭,注意到了梁萬明:“梁主任!” 說著話,云珩急忙站起身來。 “沒事,你忙你的,我就過來轉轉。” 梁萬明笑了笑,示意云珩不用管自己,繼續看病。 云珩客氣的點了點頭,這才重新坐下,拿起登記表喊了下一位患者。 梁萬明是送孩子去學習班的,不能呆太久,看了一會兒,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就出了診室,任學東也急忙跟了出來。 “梁主任。” “我去接孩子,你不用管我。” 梁萬明向任學東打了聲招呼,走了兩步,又向任學東招了招手,示意任學東跟上自己。 任學東急忙到了梁萬明跟前:“梁主任。” 梁萬明一邊往外走,一邊問任學東:“小任啊,你覺得云珩怎么樣?” “很厲害。”任學東道。 “以這個年齡,剛畢業的情況,家里還沒有人教能有這個水平,確實很厲害了。” 梁萬明點了點頭,道:“我問的不是這個,我問你,你這幾天在這兒覺得自己學到東西了嗎?” “嗯。” 任學東點著頭:“跟著云醫生,我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以前看咱們科室的幾位醫生治病,都是看的云山霧繞的,可看云醫生給人治病,卻能看的明明白白。” “你覺得要是把云珩弄去咱們科室,專門帶一些新人和你們這些臨床經驗比較差的,會不會有效果?”梁萬明問。 “那肯定會有了。” 任學東毫不思索的道:“跟著云醫生,真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要是云醫生能去咱們科室,我也不用每天跑了。” 說著,任學東還笑了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