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恪并不知道,他是趙寧派到荊湖北路的先鋒隊。 土地改革在京畿路才剛剛開始,陳東去年在搞土地承租的新政,那是在試點。 一旦模式走通,趙寧會陸陸續續選其他幾個路去嘗試推行,將已經尖銳到極點的土地問題緩解下來。 其實趙寧眼下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還不是南方的田地,唐恪最多算一顆棋子,先布下去。 現在最棘手的問題,依然在河東、河北,不是金軍,而是自己人。 河東、河北在賬面上有4000萬畝地,但實際上遠遠不止,北方瞞報土地現象也非常嚴重。 那么問題來了。 因為打仗,許多田都慌了,一些村子人死的死,逃的逃。 這種南逃的趨勢還在繼續。 如果不加以遏制,黃河以南土地本就兼并到極限,又突然多那么多人進來,必然引發多地的民生混亂。 而且河北、河東的人口銳減,以后那里的軍政糧食、兵源供給從哪里來? 說到底,必須想辦法把哪里的人留下來。 這才是現在要快速解決的。 而且這個問題還牽扯到另一個國家戰略資源層面的問題。 鐵礦! 大宋朝的鐵礦,相當一部分還分布在河北、京東東路等北方。 最大的鹽池也在河東解州。 鹽鐵在古代是國家的命脈。 如果人都跑了,鹽鐵的開采怎么辦? 市場上鹽的供給減少,各地鹽價都要暴漲。 鐵就更不必說,武庫里本就沒什么武器了,軍器監正在日夜趕工,需要的鐵只會越來越多。 北方大面積癱瘓,其影響力,就不是丟一些地盤的問題,是會影響到大半個國民經濟。 一旦如此,金軍再次打過來,趙寧就會三頭六臂,也無計可施。 所以,如何才能讓人繼續留在河東、河北才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當日,唐恪便收拾一番,低調南下。 三月十九日,濟南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