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宣。” 吳玠一身官袍,卸下所有武器,進入文德殿中。 “臣吳玠,參見陛下,恭祝萬歲圣安。” “吳卿免禮。” “謝陛下。” 趙寧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宋之交的這位名將。 吳玠看起來,與趙寧印象中的名將大相庭徑。 岳飛是那種僅僅看面容,就一身正氣,給人一種力量感的人。 韓世忠是深沉而堅毅的西北大漢。 劉锜則是那種沉默少言、一心辦事的老實人。 而這個吳玠,怎么看都像東京城街頭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绔子弟。 但偏偏就是這個人,在第三次宋金之戰,橫穿河東,圍堵太原,逼迫宗翰棄潼關入關中而北撤,才有了上黨之戰。 也是這個人,收復了太原,改變了河東,甚至宋夏戰局。 “朕久聞吳卿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陛下過獎,臣薄名耳,幸得陛下和朝堂諸公信任,在諸將支持下,略有功績。” 趙寧又問道:“太原府民生如何?” “幸得朝廷鼎力支持,太原府民生恢復得很快,百姓分了田后,皆喜不自禁,日夜勞作,今年收成又頗好,新政之下,家家有糧,太原城的糧價也維持在七錢(700文)每石的合理價位。” 趙寧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兵甲如何?” “目前太原府有禁軍三萬,皆歸屬龍衛軍,廂軍七萬,總兵力十萬。在陽曲駐扎有一萬龍衛軍,兩萬廂軍,陽曲有軍民八萬,赤塘關已經修繕完成。壽陽又一萬龍衛軍,兩萬廂軍,周圍筑造三座城寨,總軍民人數六萬。” 這陽曲在太原城北邊數十里,陽曲北面的赤塘關是一個重要的關隘。 出了赤塘關就是忻(xin)州,忻州北邊就是代州了,雁門關就在這里。 趙寧看著那幅大地圖,問道:“你覺得接下來朝廷該在河東如何部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