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整項實驗需要的時間很長。 在實驗進行途中,一眾科研人員休息的時候,呂永昌仰視著巨型全息投影中的歷次實驗數據,緩緩搖了搖頭。 “太小了。” “教授,您說什么?”一旁正在處理數據的陶宇達耳朵微微一動,詫異地看向負手而立的呂永昌,低聲詢問道,“什么太小了?” “引力場。”呂永昌輕笑一聲,攤了攤手說道,“或者說時空曲率。” “就這點大小的時空曲率,可無法制造曲率引擎。” 陶宇達放下手中的工作,低聲回應道:“如果提高引力場強度就能制造曲率引擎,那這一切未免也太簡單了。” “我們只需要加大引力場發生裝置的規模就能做到了。” 呂永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正如陶宇達所言。 目前科學院的一切工作,只是在為曲率引擎這棟大樓打下堅實的地基而已。 …… 引力場發生裝置成功運行產生的各種數據,為科學院接下去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沒有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 在實驗結束的那一刻,呂永昌便帶領科學院眾人開始了第二代引力場發生裝置的研究。 根據預定目標,第二代引力場發生裝置制造的引力場將達到太陽的水平。 和第一代相比,這提升是極其巨大的。 但在呂永昌以往的計算中,這點強度的引力場制造的時空曲率,仍然不足以驅動飛船進入曲率航行狀態! 即便如此,研發過程依然遇到了大量的困難。 反物質引擎的功率問題,能量轉化率問題…… 在呂永昌和科學院眾院士的一同努力下,這些繁雜的問題被逐一克服。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第二代引力場發生裝置的研究工作漸漸來到了尾聲。 和往常一樣,呂永昌完成了日常鍛煉,從重力艙走出后,他快速邁動腳步朝辦公室走去。 忽然,一幅全息投影突兀地在他前方自動展開。 同時,零的電子合成音從周圍的揚聲器中傳來:“教授,黑洞探測器有新的發現。” 呂永昌眉毛微微一挑,有些意外地反問道:“黑洞探測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