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類圓形陰影的扭曲程度,會隨著水面波動程度的加大而不斷加大。 克萊因瓶也是如此。 眼前這個龐大的克萊因瓶結構,其四維結構的穩定程度應該相當不錯。 但克萊因瓶的入口和出口,其實是其在三維空間的投影。 時空就是海洋。 在曲率引擎的作用下,時空海洋不斷波動,自然會導致其在三維空間的投影出現扭曲。 而那兩艘經過扭曲克萊因瓶的探測艦,不出意外的話,已經被時空的力量徹底摧毀了。 …… 研究獲得了成果,這本應該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但中心研究所內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原因無他。 隨著對扭曲克萊因瓶的深入研究,謎題越來越多了。 為什么它一定要在時空波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它的出口又在哪里? 這個克萊因瓶到底通向何處? 一個個疑問在呂永昌和其余院士們心中不斷浮現。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呂永昌提出了一個方案。 依然是派遣探測器和探測艦,嘗試進入其入口進行更深層次的探查。 但和前兩艘失聯的探測艦不同。 這一次,科學院首先需要根據現有的半個四維模型,找到一個讓它的三維投影不再扭曲的方法。 只有這樣,探測器才能順利、安全地通過這個克萊因瓶的入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科學院對這個克萊因瓶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實驗。 環形研究工程內,大統一場造成的引力波動源源不斷地產生著。 在呂永昌的命令下,它不斷嘗試著找到一個影響較小的時空波動模式。 但…… 無濟于事。 直到呂永昌重新研究克萊因瓶入口的出現和消失規律,他才發現了一個一直被所有人忽略的問題。 并不是時空波動導致其出現。 準確地來說,是時空“凸起”導致了這個克萊因瓶結構的出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