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奶娘說的,她記在了心里,十三歲的她心里很歡喜。 即便是再一次感受這段記憶,趙氏也和曾經(jīng)的自己感同身受,歡喜而期待。 那一年,溫和的外祖母經(jīng)常帶著她赴許多宴會,她認(rèn)識了孫楊新。 孫楊新飽讀詩書,兩人都羞紅了臉。 初次見面,兩人一句話都沒有說。 但回家后沒有多久,外祖母那邊就傳來消息,說要定親。 那時候,她十四。 過了明路,定下婚約之后,她和孫楊新開始通信。 孫楊新常常出門,他喜愛將他遇見的事情寫信告訴他。 而他也希望她能這樣回信。 她的生活很安靜,一日三餐變化不大,就是繡花,彈琴,很少有出府的機(jī)會,訂婚后,更是不能出府。 孫楊新在一封封的書信里說‘城南小寺有小溪,里有蝦蟹,將來帶她去看’ ‘西街有一處戲園,唱大戲唱的很好,將來一起去看戲,還可以自己寫話本子,讓他們演練成大戲’ 在這樣一封一封的信里,兩人逐漸心意相通生有情愫。 兩人成婚的日子,定在她十七歲之后,快要滿十八歲那年。 那時候,他們每兩天就會通一封書信。 孫楊新寫了很多詩給她,一句一句看著沒有什么獨(dú)特,可它是藏頭詩,連起來,短短的字句就飽含了相思和期待。 她又害羞又高興,趙氏感同身受,卻也深感痛苦,因?yàn)樗蝗菄?yán)綿,她還是趙氏。 隨著婚期逼近,齊心月帶她出去上香和祈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