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金忠等人聽了這話,頓時眉頭一皺,覺得這位漢王太過狂妄跋扈了些。 夏元吉雖然又被鄙視了,但他卻是不怒反喜,滿臉希冀地看著朱高煦。 如果他朱高煦真能再搞來一大筆銀子,解決他這個戶部尚書的燃眉之急,就算天天被他鄙視,那也不是不能接受。 “漢王殿下,計將安出?。俊? “你們瞧著就行了?!? 朱高煦擺了擺手,起身就準備去搞銀子。 不過走到門口,他還是囑咐道:“雖然朝廷財政緊張,但是編纂文獻大成與修建順天帝都,這是永樂新政的主要項目,絕對不能暫緩停止?!? “另外,那二百萬兩先作為賑災銀,撥給山東河南救災?!? 金忠皺了皺眉頭,反駁道:“可是陛下下旨籌措糧餉,以備明年開春北伐瓦剌,此事……” “放心吧,這筆錢我會解決,先救災區百姓,人命關天,這是第一等緊要的事情。” “你們不要有任何心里負擔,就算本王延誤了北伐軍機,到時候本王全權負責,先救災區百姓吧!” 話音一落,朱高煦轉身就走,留下面面相覷的一眾巨頭。 整個大殿,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金忠突然嘆道:“諸位,漢王似乎……當真有些不同了??!” 楊士奇等人聞言下意識地點了點頭,滿臉茫然不解。 在他們印象里面,漢王朱高煦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泥腿子,囂張跋扈的臭丘八! 除了打仗是把好手外,漢王朱高煦對如何治理國政一竅不通,一無是處! 楊士奇金忠等重臣,都是太子朱高熾的堅定支持者,態度鮮明的太子黨。 皇上突然下令,命漢王朱高煦監國理政,他們自然就坐不住了。 畢竟皇上永樂七年就立了太子朱高熾,永樂九年又立了太孫朱瞻基,即便太子監國不利理應受罰,皇帝又要北伐瓦剌,那監國的人也應該是太孫朱瞻基,而不是漢王朱高煦! 太子與太孫,都是國之儲君,未來的大明皇帝! 你拋開他們不要,讓一個王爺監國,算是怎么回事? 皇帝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很難不令楊士奇等人心慌。 難不成皇上當真動了易儲之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