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美中不足的是,他生來就有不足之癥。雖然家境殷實,珍貴的藥材流水一樣地進了肚,但是也只能保證情況不被惡化。 還有人惋惜,他生得那樣貌美、身體卻弱,比起需頂天立地的男子,倒不如投生成一個女子,后半生還能被人呵護寵愛。 這樣聽似惋惜,實則還是看不起和嘲諷居多的話,終止于梅宜年的天賦顯露。 他三歲識千字,五歲覽百書。八歲的時候,就可以解開經典的數術難題。十二歲跳學高等學堂,十五歲開始科考,一路考進殿試,然后拒絕了皇帝的賜官,回杭州開起了書院。 松落書院的院長武三羊比他大了整十歲,按照大家調侃他的說法,他再早生兩年,都可以生出梅宜年這么大的兒子了。 問題就出在這兩年上。 武三羊本來也是他們那一輩難得一見的天才,誰知道小了他十歲的梅宜年橫空出世,他一下子就從別人家的孩子降級成了自己家的孩子。 父母拿他們做比較,同窗從追捧他變成崇拜梅宜年,后來回母校探望老師,更是慘遭老師在他面前夸獎他早就看不順眼的這個師弟。 是的,他們前后上的是一個高等書院。 到這里為止,武三羊對梅宜年的觀感還僅限于復雜。直到他們同年科考,他一路被梅宜年碾壓! 他看重的為官之路,更是遭其不屑一顧。武三羊那個氣啊!從此就跟梅宜年干上了! 事情到這里為止,武三羊在梅宜年眼中也就是個路人,畢竟看他不順眼、想跟他做對、已經出手跟他對上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他們真正產生交集,是梅宜年科考結束,準備回去開書院的時候。 彼時,梅宜年的事業線差不多已經定下,家里人覺得他也應該考慮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了。 梅宜年沒什么意見,家里人麻溜地給他安排了一場相親。 這個時代的風氣,其實并不支持相親這么時髦的活動。 只是他們這一塊風氣相對比較開放,跟他們相親的那戶人家,又是一戶相對不迂腐、比較疼女兒。 于是兩家人,就約定裝作偶遇的樣子,在茶樓里見上一見。 可惜梅宜年出門的時候——走丟了。 好巧不巧,武三羊也在那家茶樓里。當時他正在和昔日同窗一道,在茶樓里飲茶吟詩。 他這個人,只要不沾上梅宜年,為人也是相當優秀的。 跟梅宜年相親的聞人家的小姑娘一眼就看上他了,巧了,這家伙對人家也是一見傾心。 相親又不是定親,何況不管怎么樣,當日遲到的人都是梅宜年,這樁喜事就這么慘遭夭折。 只武三羊一直對這件事情放心不下,從小到大,他只要一沾上梅宜年,就沒有一件事情是能夠順心如意的。 娉婷現在是傾心于他,等她知道自己錯過的究竟是誰,她會不會后悔? 他本就患得患失,再有梅宜年不明真相、擔心他是為了報復他,才會去結識聞人家的姑娘,事后把人逮住好生試探了一番。 好家伙,這是徹底戳了這家伙的肺管子了,從此防他跟防賊似的。 他的態度微妙,外人豈能看不出來? 再有聞人家和梅家的關系,可比其和武家的關系親近多了,相看一事,更不是一面不透風的圍墻。 于是流言蜚語就產生了:什么梅宜年和武三羊的老婆是舊情人;什么二人青梅竹馬,結果被人橫刀奪愛;什么梅宜年對其念念不忘、是以多年未娶……怎么離譜怎么八卦怎么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