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嬸子只要一想到這些,就忍不住替林知瑜發愁。 李光明正了正神色,耐著心思給她解釋。 “我知道你是為了他們兩口子考慮,但就像瑜瑜說的,在口糧地上建魚塘養鯽魚,是為了奔向更好的生活。 你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吃得飽穿的暖,不用擔心在青黃不接的年月里餓死,也不會在大冬天的凍死。 那是咱們家條件還可以,村里大部分人家這飯桌上別說二米飯,粗面饅頭這些,就連野菜都是香餑餑。 現在還能吃上些野菜,等到了冬天,地里口糧產的少的,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只有老人女人沒有壯勞力的,那連野菜都吃不上。 都是硬硬生挨著餓,能扛過去就過去了,扛不過去就拉倒了。 日子過得沒有奔頭,只剩下苦苦挨餓受凍的份,那還叫啥過日子? 瑜瑜不僅上進而且心善,這魚塘要是建好了,鯽魚也養好了,再建個加工廠,到時候肯定需要好多勞動力,村里人不用去外面,在村里就能有份工作。 守家在地,既能幫著家里,還能掙著錢,也不比外面掙得少,這人人手里都有錢了,青黃不接的年月心里也都踏實。 都穿暖和了,冬天里也不會有人因為太冷遭不住去世。 不說這么遠,就沖你閨女愛喝的這鯽魚湯,咱們也得支持瑜瑜,沒有她折騰,你上哪去買既新鮮又好的鯽魚去?” “是啊,媽媽,我要喝鯽魚湯,我喝完這個身體超級舒坦,心情也好,比那大苦藥湯子強一千倍,不,強一萬倍。” 李寶珠喝了一碗湯,打了個飽嗝,心情很好地靠在座椅上,笑意盈盈地跟李嬸子撒著嬌。 李嬸子輕咳了一聲,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別弄得好像就你們都懂,我啥都不懂一樣,放心好了,我也會幫忙的。” …… 李光明辦事挺有效率,半晚時分,趁著大家伙都不忙,用大喇叭將林知瑜建魚塘的事情喊了好幾遍,讓村里有想干活兒的年輕勞壯都去他那里報名。 村里頓時炸開了鍋。 趙青青聽到這個消息氣的渾身哆嗦,在她看來,林知瑜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應該是她的,林知瑜憑啥那么大手大腳的花錢? 趙母也跟著磨牙,“一天一塊錢的工資,中午還管飯,這小賤蹄子可真敢花,那些錢可都是咱們家的,她真是臭不要臉。” 聽說還要招二十個人,一天一人一塊錢,那一天就是二十塊錢,工期最少七天,那就是一百四十塊錢,這還不算午飯的開銷。 趙母只要一想到,這些都是花的她出的那筆錢,心痛地滴血。 這些天,林老太太跟林芳平三天兩頭地來家里圍堵她們,要那勞什子差價,弄得家里雞飛狗跳,烏煙瘴氣的。 原本以為只要她咬死不承認那差價,林芳平跟林老太太鬧上一鬧,這事兒也就翻篇了。 可沒想到這倆臭不要臉的,就跟滾刀肉一樣,油鹽不進還沒完沒了了! 她不給錢,這二人來了就在家里到處搜刮,見東西就拿。 米缸里大半缸的白米,面缸里的白面,老頭子的高粱酒,還有兩斤豬肉,她買了一直都舍不得吃,特意腌起來放著,每次炒菜的時候放上幾片。 結果一下子都被那兩人搜刮了去,連地窖里僅有的兩棵大白菜她們都沒放過。 就這樣還沒完,到了飯點,那倆人還是會來鬧,有飯就吃飯,沒飯就繼續搜尋能搬走的東西。 林芳平那臭不要臉的說,等什么時候拿夠了那五百八十八塊錢的,她跟林老太太就不來了。 短短兩三天,她就跟林芳平還有林老太太撕扯了無數次。 奈何,林芳平跟林老太太就跟塊滾刀肉一樣,被撓了個滿臉花,也不在乎,還繼續來。 她們這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而這一切都怪那個該死的林知瑜。 要不是她,她們現在還吃香喝辣呢,哪里用得著受這份洋罪。 “媽,憑啥林知瑜的日子越過越好,咱們越過越差,咋辦呢?我都快要煩死了。” 趙青青抓了把頭發,心情暴躁到了極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