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真真從小到大沒吃過苦沒受過委屈,手里也從來沒缺過錢。 她從初中起就在縣城讀書,結識了不少有錢有背景的同學,跟著她們看過不少好東西。 因此,她的眼光被養高了,一般人她還真看不上。 對于看不上的人,趙真真也懶得在他們跟前裝和善,從來都是一副不冷不熱地模樣。 她看不上的人要么是沒什么出息的窩囊廢,要么是孟浪這種有著花花腸子的二世祖,仗著家里有點兒錢勾搭這個撩撩那個,不是個正經人,這輩子估計也就這般模樣了,將來不會有什么大出息。 她看不上的人,為什么要對他們有好態度? 陪他們浪費寶貴的時間么。 呵呵……他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配不配。 不過,這次趙真真對孟浪改觀了。 從她進罐頭加工廠到現在,孟浪不僅對她溫聲細語,各種貼心照顧,還在那些工人面前給足了她面子。 那種感覺好像孟浪是這家工廠的老板,而她是老板娘一般。 從心底迸發出的優越感讓趙真真覺得特別新奇,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有這種體會。 實在是太爽了! 趙真真比起同村的女孩子來,確實算富養。 因為在這個年代,大多數村民的思想還比較傳統,村里重男輕女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比別的村還要貧窮落后的易水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更嚴重。 村民們在地里刨食,那都是耗費力氣的活兒,而男人天生比女人力氣大,所以地里的農活兒也是以男勞力為主。 再加上傳宗接代的思想,男人的地位比女人的地位高的多。 這種現象還不是后天形成的,而是從男人出生起就存在。 男孩兒到了上學的年紀,但凡日子能過的下去的家庭,會供他們上學讀書,他們想學什么手藝,家里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會鼎力支持。 而且生活上,也都是以男孩兒為重,家里有個雞蛋有碗細白面條或是菜里有幾片肉,那都是可著男孩兒吃。 還有冬天御寒的衣服,家里所有人都可以不穿,但男孩兒必須得穿暖和了。 女孩子就沒有那么好的待遇。 別說上學讀書學手藝這種費錢的事兒,就是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保障。 男孩兒們能吃細白面條,還能有肉有菜,女孩兒們有塊紅薯,有幾根野菜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吃不飽怎么辦? 沒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家家戶戶都這樣過,誰家也不會把女孩子太當回事兒。 長期營養不良會影響發育,女孩兒們能長好了才怪。 所以村里的女孩兒大多不如城里的女孩兒個子高,也沒人家好看,更沒人家水靈。 村里人一般都是讓女孩兒們在家里幫著洗洗衣服做做飯,順便照看一下弟弟妹妹們,等她們到了結婚的年紀,便找個合適的人家嫁了,換一筆彩禮,給沒結婚的哥哥或者弟弟娶媳婦兒用。 至于女孩兒嫁人之后,會不會過得不幸福,會不會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不能掙錢被婆家人看輕刁難。 根本沒人管,也管不了。 家家戶戶都窮的叮當響,也都有好幾個孩子,本事就那么大,管了女孩兒,家里的男孩兒怎么辦? 放棄不管么,那肯定不行。 守舊的思想認為,家里的男孩兒無論到了什么時候都比女孩兒重要,男孩兒可以傳宗接代,可以給父母養老,可以給家里頂起一片天,女孩兒們行么? 她們嫁了人那就是別人家的了,碰上有良心的有能力的還能照拂一番家里,但也頂多是照拂,像兒子一樣給養老,就算女孩兒們愿意,她們嫁的男人也不愿意。 所以,村里的女孩兒們大多過得并不幸福,小時候在家里不被重視,吃不飽穿不暖還得干各種家務活兒,碰上了調皮蛋惹事兒生非的哥哥或弟弟,還得替他們頂鍋。 不僅不能像男孩兒們一樣讀書識字,想學個手藝也不成,但凡需要花錢的她們都不可以參與。 若是能不愁吃不愁穿也行啊,可她們吃不飽穿不暖,只能算勉強活著罷了。 期盼著以后能嫁進一個條件好點兒的人家,過上幾天好日子。 但她們自身條件也不夠好,長相普普通通,身材平平無奇,大字不識一個,又沒有一技之長掙不來錢,想要過幾天安生日子,只能依靠嫁的男人。 跟男人伸手要錢花,自然也得受男人以及他的家人給的氣跟委屈。 一邊生著氣受著委屈,還要操勞一大家子的家務活兒,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孩子,伺候公婆維系姑姐妯娌,樣樣不能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