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大箱子錢,按著面額大小分門別類用橡皮筋扎成一捆一捆的,整整齊齊地碼放著。 林向前有些頭暈腦脹,腦瓜子嗡嗡響,不過心里是美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整個人都松快了不少。 賣了這么多錢,能不美嗎? 以前日子太窮,去鎮上干零工,好的零工一天才八毛,不吃不喝攢一個月也才二十四塊錢。 不過零工的活兒并不穩定,不是天天都有,隔三差五地找不到活兒干是常態,一個月能攢個十來塊錢算是好的。 日子能勉強過得下去,卻也不溫不火,時間長了會覺得特別沒意思,不過這是大多數村里人的真實狀態,對現在的窮日子不滿意卻沒能力改變。 可他們家不一樣了。 在小妹的帶領下,他們家的日子可謂是飛速前進。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為了吃飯穿衣發愁了。 林向前看著滿滿一箱子錢直樂,“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么多錢,這一箱子竟然有四萬兩千塊。 妹夫,你那箱子里有多少啊?” 為了方便算賬,賣鯽魚罐頭跟醬菜的錢是分開放的,林向前手里那箱是賣鯽魚罐頭的錢,而宋嶼川手里的木箱則裝著賣醬菜的錢。 從加工廠拉了一千箱鯽魚罐頭,一箱有六十盒,一小盒賣七毛錢,這一千箱便賣了四萬二,當然了這錢只是銷售額,每盒鯽魚罐頭的成本基本控制在三毛錢,凈利潤為四毛錢一盒,所以這批的貨的凈利潤在兩萬四左右。 按著持股比例分配,林知瑜占四成,到最后分到她手里的錢只有九千六百多。 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掙了九千六百多,怪不得人人都愿意做生意呢。 不過做生意這事兒得天時地利人和,記得有商機又得有資金還得有能力,缺少任何一項,這買賣都做不起來。 林向前之前在鎮上打工的時候,認識了不少朋友,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面對著遍地商機。 大伙兒都動了做小買賣的心思,有的從省城進點兒時興的牛仔褲,有敢闖的跑去南方倒騰絲襪回來賣,還有的干脆在城里盤個鋪子賣小吃,確實都挺掙錢的。 林向前若是沒賣醬菜,或許會羨慕那些朋友,但現在他一點兒也不羨慕,因為他也能掙錢。 雖然這這錢并不是他的,但小妹會給他開工資啊。 林向前覺得挺幸福。 宋嶼川托媳婦兒的福,也過了一把數錢癮,他伸手在箱子上拍了拍,“我這箱有兩萬五千七百塊錢。” 這兩萬五千七百塊錢包括之前賣的醬菜,還有上次跟鯽魚罐頭一塊兒拉回來的醬菜,算是一個月零五天的收入。 林向前暗暗咂舌,加工廠是小妹跟孫旺祖還有孟季凡兩人合伙兒開的,所以這鯽魚罐頭賣出去之后,三個人得按持股比例分這凈利潤。 所以這四萬塊錢刨去成本,最后分到小妹手里有九千六百多塊錢。 但醬菜是小妹自己的生意,賣出去的錢可都是小妹一個人的。 這些錢加起來就是三萬四千多! 這個數字讓林向前感覺無比震驚。 心里佩服至極,感嘆小妹是有大本事的。 兩個人把錢都規整好,在木箱上落了鎖,打算明天去縣里將錢存進林知瑜的賬戶里。 醬菜店的門被人從外面敲響了。 宋嶼川扭頭望去,是梁上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