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跳出課本,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學會用書本上的知識為自己服務,解決碰到的麻煩。 這才是讀書學知識的意義所在。 林國慶跟林向前并不是不愛學習,當初他們讀書成績都還蠻好,初中畢業的時候,按著他們的成績完全可以上縣一中,可以參加高考,甚至可能考上一個好大學。 可當時林建軍把家里所有的錢都拿去供趙欣兒跟趙真真,沒有多余的錢讓這哥兒倆上學。 甚至還特別過分的要求他們別上學了,跟著他學木匠。 林國慶跟林向前哥倆也是沒辦法。 年紀小又沒有掙錢的法子。 再加上林建軍堅持,林建軍為了這事兒經常跟林母吵架,林母總是以淚洗面,他們除了服從還能怎么樣? 更過分的是林建軍把他們哥倆干木工創造的收益拿去給趙欣兒跟趙真真姐妹兩個當生活費。 這也造成了父子之間的隔閡。 林國慶跟林向前雖然跟著林建軍學木工活兒,但因為對林建軍排斥,恨屋及烏,對干木工活兒這事兒也同樣排斥。 林國慶從小就懂事聽話,但他也是人。 為了不讓父母為此事兒吵架,他聽林建軍的話學木工,可越來越壓抑自己,這性格也一天比一天內向,林芳平之前經常拿這說事兒,說林國慶性格有問題一定是隨了林母,一錐子扎不出個屁來。 說她們老林家可沒這樣的基因。 也不想想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模樣可謂極其丑陋。 林國慶在得知自己能去魚塘工作的時候,整個人像重新活過來一般,暗淡無奈的眼里有了光。 林向前是另一個極端,性子活潑也不是正常的開朗活潑。 總是想方設法地給林建軍惹點兒小麻煩。 企圖讓他后悔。 但林建軍從根上就認為自己沒錯,又怎么會因為林向前的一些小打小鬧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只會單純的認為林向前是欠揍,每次不管不顧地揍一頓了事。 這也造成了惡性循環。 林建軍越打林向前,林向前就比以前更乖張,他并不覺得自己是無理取鬧。 如果老林家沒有錢,他還堅持讀書,那是他混蛋臭不要臉,不孝順不知道心疼父母,所有一切污名他都認。 可事實并不是這樣呀。 事實是林建軍掙的錢足夠家里生活跟供他們讀書。 可林建軍拿自己的錢去養他姐,供他兩個外甥女讀書上學。 顯然在林建軍心目中,林芳平,趙欣兒跟趙真真這三個人比他們更重要。 林母跟他們兄妹三個就是個屁,不,準確來說,他們連屁都算不上。 放屁,還能聽見個聲響呢。 他們這一家子凈跟著倒霉了。 不蒸饅頭爭口氣。 林向前從不上學的那天起,就在心里發誓,他一定要闖出一片天來,讓林母過上好日子。 要比趙欣兒跟趙真真過的更好,也要讓林建軍后悔他當初的所作所為。 可他沒文化沒手藝,又抵觸干木工活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