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家那加工廠正規著呢,鯽魚罐頭也是嚴格按著相關標準生產的,根本不存在你說的問題。 從生產車間到食材源頭,人家查了個遍,還親自吃了剛生產出來的鯽魚罐頭,又去香滿園喝了鯽魚湯。 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哦,對了,跟李記者一塊兒去的,還有食品監督管理局的吳同志。 反正人家都證明加工廠是正經單位。 你之前那兩篇模模糊糊的報道被電視臺點名批評了,上面對此還挺重視,相關處罰很快就會下來。 估摸著你們報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搞不好會直接申請破產也說不定。 孟貞啊,這一切都是拜你所賜,你能力是強,能把一個好好的報社搞破產,我們可不敢用你這樣的人才,還想多過兩天好日子呢。” 說到最后,報社的人也不再掩飾。 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的孟貞就跟過街老鼠似的,誰碰上了誰都得躲著走,一旦粘上了就會倒血霉的那種。 誰敢收她啊? 原本她能寫出鯽魚罐頭有問題的報道來,把報社推向一個新高度,大家都以為她掌握了確實的證據,吊著觀眾胃口,一點一點地往外放,把報社推向巔峰。 人才哪里都愿意要。 正因為有這樣的認知,大家才紛紛給她拋橄欖枝,企圖將人挖到自己單位里來,給自己單位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 結果,電視臺揭開了事實的真相。 快接近巔峰的報社一夜之間陷入了窘境,誰都不愿意伸手扶一把。 當然了,也不敢扶。 被電視臺點名批評的人,粘上之后會影響自家報社的形象。 他們這也才知道,原來孟貞并沒有什么真才實學,靠的全是似是而非黏黏糊糊的糊弄。 甚至是誣陷。 一個記者在沒有查明真相的前提下,就敢胡亂發表文章,差點兒一手把縣里看重的企業給毀了。 這樣的人還配當記者? 所以當孟貞打電話找工作的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拒絕了。 笑話,他們躲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主動去招惹。 現在的孟貞可不是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反而是個燙手山芋,誰碰誰倒霉,還是倒血霉的那種。 他們寧愿發展的慢一些,也不愿意大起大落。 跌入谷底的滋味兒并不好受。 大伙兒也想的開,人才到處都是,報社也要穩步經營,急功冒進只會出錯,像孟貞在的那家報社攤上孟貞這樣的人也是真倒霉。 孟貞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的腦袋發麻,嗓間也是一腥,竟被刺激地當場吐了一口血。 從人人追捧的對象,一下子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唾棄且避之不及。 這讓她以后還怎么當記者? 孟貞以為事情到了這步已經夠糟糕了,沒想到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面。 之前報社的領導仁至義盡,她不領情,還辱罵人家有病,那人心里憋火,報紙上刊登了一篇道歉聲明。 竟把所有的責任全推到了孟貞身上。 孟貞第二天看到報紙的時候,再也忍不住了,心里又委屈又憤怒,渾身還充滿了無力感。 原本她該有大好的前途,但這一切都毀了。 她甚至有些恐懼,覺得自己惹到了不該惹的人,那個林知瑜到底是什么人,為什么連電視臺的人都選擇幫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