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村里,尤其是跟孟家走的近的那些村民,誰家年輕人敢不孝順? 她第一個不放過。 孟老太太有這個自信,只要她在村里待一天,這些人就不可能有不孝順的事兒發生。 事實也是如此。 這么多年,跟他們孟家知近的那些人,每一家都相處的十分融洽。 沒有吵架拌嘴的事兒發生。 孟老太太覺得這都是她的功勞。 她自詡能鎮住那些人。 那些人對她也從來都客客氣氣,恭恭敬敬,見面臉上總是帶著三分笑,恨不得將她供起來。 孟老太太心里正得意時,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會被一手培養出來的好兒子指著鼻子威脅。 聽聽他說的那些話,什么不許再刺激他媳婦兒,不許攔著他媳婦兒吃糧食,還有什么分家單過,以后不再管他們。 孟季凡他爸說的那些話字字句句都在戳她的肺管子。 孟老太太氣的牙癢癢,怒火從心底洶涌噴出。 她把別人家的小輩們管的服服帖帖,自己家的卻炸刺造反。 這不是在公然打她的臉么! 孟老太太覺得對她言聽計從的兒子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一定是因為孟季凡他媽在里面挑撥。 畢竟沒結婚之前什么事兒都沒有,孟季凡他爸對她從來沒說過一個不字。 是三兄弟里面最孝順的一個。 一切的改變都是從結婚之后才出現。 所以她便把矛頭對準了懷孕的兒媳婦。 孟老太太也不是傻子。 孟季凡他爸都公然威脅她了,她還能明面上孟季凡他媽對著干? 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唄。 孟老太太當著孟季凡他爸的面,委委屈屈地跟孟季凡他媽服軟表示歉意,還表示這事兒是她錯了,以后肯定會像待親閨女一樣待兒媳婦。 讓她吃好喝好,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孟季凡他媽也是個心軟善良的人,不然跟孟季凡他爸結婚之后,也不會規勸他走正路,靠自己的雙手掙干凈錢,別再像以前一樣偷雞摸狗。 見孟老太太低聲下氣的求和,孟季凡他媽也就心軟答應了。 孟季凡他爸也沒什么心眼,自己親媽強勢慣了,能讓她這么示弱服軟已經十分不易。 他覺得應該是真改好了吧。 為了能給自己媳婦兒補充營養,也為了給家里多掙些錢,到時候去縣醫院生孩子,孟季凡他爸跑去縣里找了份工作。 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交代孟老太太,他媳婦兒已經動了胎氣,孩子現在是腳沖下頭朝上,又快到預產期了,這段時間千萬不能讓她干活兒,最好多躺在炕上休息。 不然以后生孩子的時候會難產,太危險。 孟老太太嘴上答應的好好的。 心里卻罵破了天。 她這兒子可真是個夯貨,瞧瞧這副心焦氣躁的模樣,真他媽的給老孟家丟人現眼。不就是給他懷了一個孩子嗎?有必要弄得這么小心翼翼么。 好像誰沒生活孩子一樣。 她生了三個孩子呢,懷孕的時候不也經常下地干活兒么。 再說,村里女人懷孕胎位不正的多了去了。 到底在矯情個什么勁兒? 孟季凡他爸一走,孟老太太也不裝慈祥親和了。 反而裝起了病,臥炕不起的那種病。 家里一大家子的飯要做,衣服床單被罩要洗,地里的草要鋤,還有吃喝包括洗澡用的水也要從河邊挑來。 原本這些活兒都是孟季凡他爸再干,他媽會沒懷孕的時候,會幫著分擔一部分。 孟家的其他人全都等著吃現成的。 孟季凡他爸走的時候,特意交代一番,就是為了讓孟老太太跟兩個弟弟把家里的活兒都分擔了,不讓孟季凡他媽干活兒。 但孟老太太躺在炕上起不來,另外兩個兒又借口干地里的活兒跑出去玩兒。 所以家里的臟活兒累活兒全都落到了孟季凡他媽身上。 她大著肚子快到了預產期,又動了胎氣,胎位不正,本就應該多休息,結果不僅休息不了,還得操持家里一大攤子事兒,又得照顧生病的孟老太太,身心俱疲。 孟季凡他爸不在家,他媽又不太好意思吃多一點,身心俱疲再加上吃不飽,雖然是懷孕的人,但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去,臉色蒼白焦黃沒有一絲血色。 她能活下去全憑著一股勁兒。 孟老太太怎么會看不出來兒媳婦已經到達了極限,再這樣下去身體會撐不住,搞不好要出大事兒。 那又怎樣呢。 出了事兒才好呢,最好一尸兩命,孟家少個攪屎棍,會比以前過得更好。 至于兒媳婦跟孩子出事兒了,她大兒子會不會傷心難過,承受不了? 呵呵……男人都一個樣,表面裝的對一個女人有多深情,各種山盟海誓不要錢一樣隨口禿嚕,等以后碰到更好更心儀的對象,曾經的山盟海誓會變成沒用的廢話。 大不了,她再給大兒子找個不矯情不挑事兒還聽話的好女人。 其實,經過這事兒之后,孟老太太給大兒子再娶媳婦兒的意思不大,都說娶了媳婦兒忘了娘,這話一點兒都沒錯。 她琢磨著,最好就讓大兒子當個光棍兒,別再娶媳婦兒了。 不然把媳婦兒娶進家門,給她找氣受么。 孟老太太從一開始就藏了禍心,在她刻意的花式作妖下,孟季凡他媽早產了。 孟季凡他媽當時在院子里洗衣服,肚子疼的讓她忍不住大聲呼救。 孟老太太跟二兒子還有小兒子就在屋里,但她只裝作聽不到的樣子。 她就是故意拖著,大兒子說了胎位不正,有可能難產,所以她拖時間久一些,這危險程度不就增加幾分么。 到時候真救不回來,正合她心意。 孟老太太手段一直挺狠,不僅是對外人,對自家人也同樣如此。 二兒子跟小兒子見母親執意,也不敢不遵從,對于外面大嫂的呼救聲只當聽不見。 直到街坊四鄰的聽到動靜趕了過來,孟老太太才不慌不忙地讓二兒子去村里喊產婆。 二兒子一愣,嘀咕道,“大哥臨走的時候,特意囑咐了,說大嫂若是早產或是有啥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送到縣醫院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