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她來照顧他,不過是趁著機會,把能撈走的錢全都撈走而已。 再攛掇一下孟浪,讓他家里把她安排進機關單位上班,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后再一腳把孟浪給踹開。 一個沒用的殘廢,誰愿意跟他結婚誰就去結吧。 至于她得了他們家的好處,又不跟孟浪好了,會不會遭到孟浪媽的報復? 呵呵……她也不是傻子,這段時間她從孟浪這套出很多話來,知道了孟浪媽一些把柄。 有這些把柄在手,孟浪媽不僅不敢報復她,還得想方設法地保她衣食無憂,不然孟浪媽這工作也保不住了。 她已經盤算好了,就讓孟浪媽把她安排進稅務局,之前去攤位上給孟浪買白粥,她看稅務局的那些女人每天拎個小包,到各個攤位前收費。 那些攤販們全都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 女人們收完費不用急著回單位,可以跟同事們逛逛街吃點點心,一個個的打扮的都十分漂亮。 趙真真看到之后好生羨慕。 她覺得那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所以孟浪跟她在病房里拉拉扯扯,企圖占她便宜,她半推半就也沒真拒絕。 把孟浪哄開心了正好提提這事兒。 她讀書是為了考大學,上大學是為了能進機關單位上班,如果這會兒就能走捷徑,她還那么辛苦干什么。 而且就算辛辛苦苦考上大學,沒有人幫忙,以后等畢業了,指不定會被分配到哪個犄角旮旯呢。 趙真真看得清,她必須抓住機會。 正要跟孟浪說這事兒,孟老太太便來了,兩個人抱頭痛哭一通,她到嘴邊的話就沒法張口了。 所以說,孟浪不想治療了,那都是屁話。 也就騙騙孟老太太,可騙不了她。 果不其然,孟老太太看了一眼孟浪被打上石膏沒辦法動彈的腿,立馬又哭嚎了一通。 孟浪媽也跟著哭,整個病房特別壓抑。 孟老太太哭夠了,拉起孟浪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浪浪,你放心,你擔心的這些事兒都不會發生,這里治不好,奶奶就帶你去省城的大醫院治,省城大醫院不行,咱們就去京市,找專家給你看,總之這腿咱們一定得治好了。 你不用擔心娶不上媳婦兒。 咱們家這條件再這擺著,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但兩條腿的好姑娘可多的是,我定會給你找個門當戶對,漂漂亮亮的好姑娘。 另外你更不用擔心掙不到錢。 我之前說過,讓你堂哥把加工廠交給你管理,他之前去南方出差,走的匆忙,才把這事兒給耽擱了。 我聽說他已經從南方回來了,如今人就在加工廠,你放心,我一準兒把加工廠給你要來。 你有加工廠,就是名副其實的老板了。 就算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這錢不是大把得來么。” “那敢情好。”孟浪一雙眼睛冒著綠光,轉瞬又變得委委屈屈,“可堂哥他并不是加工廠的老板,他只是在加工廠有三成股份而已,他那個合伙人也就是打斷我一條腿的林知瑜有四成股呢。 就算堂哥把他手里的股份都給我了,我也還是斗不過那女人。 你孫子我照樣挨人家欺負。 哎呦,奶奶,你說那樣還活著干嘛吧,一點兒尊嚴都沒有。” 孟老太太臉一沉。 低聲訓斥道,“呸呸呸,你說的那是什么話,好好活著不好嗎?成天把死掛在嘴邊上,好運氣都讓你說沒了,好事兒還能落到你頭上? 你就安心地給我好好養傷,回頭我把你堂哥那兒的股份要出來,咱們再看是去省城醫院還是京市醫院,讓專家好好給看看。” 孟老太太這會兒已經冷靜下來了。 孟浪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自己的孫子什么脾氣秉性,她還能不清楚? 這粉碎性骨折怕是有水分,估摸著是怎么重了怎么說。 他這么做的目的無非就是哭哭啼啼想讓她心疼罷了。 孟浪這些小把戲,孟老太太早就知道。 當然,孟老太太明知道孟浪在耍小聰明,打心眼里心疼。 她舍不得打舍不得罵的寶貝金孫,居然被打斷一條腿,這筆賬可不得好好算一算么。 孟浪埋進孟老太太懷里,十分開心,“奶奶,你可真是太好了,這輩子我能給你當孫子真是太幸福了。 你怎么能對我這么好呢,比我爸媽對我還要好。” “呵,你是我孟家的寶貝金孫,我不對你好對哪個好?” 對其他孫輩們好么? 可他們也不配啊。 孟家這些小輩里,只有孟浪才配有這種待遇,其他人通通靠邊站,想都不要想。 安撫好孟浪,孟老太太便跟孟浪媽馬不停蹄地跑來了易水村。 她們從縣城坐車到易水鎮,鎮上跟村里沒有公交車,別說拉人的三輪車,就連個過路的驢車都沒有。 想從鎮上去易水村,只能靠走路過來。 孟老太太年紀大了,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孟家莊,很少出遠門,就是出門也是坐車,不會靠走路。 孟浪媽平時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也不常走路。 從鎮上到易水村的距離只有十三公里,卻把兩個女人給難壞了。 她們找不到過路車,只能靠走路從鎮上過來,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走到易水村。 孟老太太感覺口干舌燥,兩天腿發顫,好像不是自己的了。 孟浪媽也好不到哪里去,渾身又累又疼,心里不禁開始抱怨,她讓老太太給孟季凡打個電話。 讓孟季凡去城里見她。 孟老太太不同意,說那樣效果不好,非得自己親自來易水村。 她就不明白了,見孟季凡而已,誰去見誰還不一樣么,這還需要什么效果。 現在又累又難受,整個人跟被大卡車碾過一樣,大太陽一曬,兩人像是剛從河里撈出來的一樣,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滴滴答答地往地上滴水。 這樣效果就好了? 孟老太太打量著村里,疑惑道,“這是易水村么?怎么一個人也沒有啊。” 從鎮上到易水村,要經過兩個村子,其他村子都有人,要么扎堆在大槐樹底下乘涼,要么三五個湊在一塊兒張家長李家短聊閑,農村人本來就天生的大嗓門,聊到興致上,還會很大聲很夸張地笑出聲來。 可一進易水村,才發現整個村子太安靜了,安靜的可怕,好像沒有人一般,想找人打聽一下加工廠怎么走,走了半天連個人影都看不到。 孟老太太懷疑她們走錯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