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人相互交惡,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才導致他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 一個巴掌拍不響。 王慧兒知道自己也有很多不對的地方。 很多事兒想通之后,整個人都變得通透了些,生活也沒那么擰巴了。 宋錦為第一次給她寄信的時候,她心里的氣消了個徹底,還琢磨著等宋錦為從易水村回來,就給他做點兒好吃的補一補。 她剛才有氣,是因為盧秀娥拿宋錦為的事兒踩她。 說什么宋放也不愛學習,但特別聽她的話,絕對辦不出離家出走的事兒。 呸。 她兒子不愛學習么? 聽聽,這都表示回來之后要好好學習,等將來考京市大學呢! 雖然按著她兒子目前的水準差得有些遠,但事在人為,宋錦為知道學了,盡力就好。 就算最后考不上京市大學,考上別的大學也行啊。 有目標有志氣這就足夠了。 而且她兒子還知道主動跟她解釋,甚至還喊她仙女媽媽。 王慧兒覺得兒子去易水村去對了。 回頭她得好好感謝一下嶼川媳婦兒。 “對了,我給你寄了點兒東西,你收到了嗎?” 之前宋錦為給她寄來一封簡短的信,還有幾張不同風格的畫,作為一個喜歡畫畫的人來說,好的畫就是治愈心情的良藥。 王慧兒剛看到那些畫的時候兩眼都在放光。 她已經好久都沒見過如此上乘的畫兒。 宋錦為在信上說,那些畫兒是一個三歲小女孩畫的。 這讓王慧兒既詫異又驚喜。 那些畫運筆流暢,意境選取的又十分自然,就算館里那些有十來年繪畫功底的人都比不上。 如果作畫的人只有三歲,那么便是天賦異稟。 王慧兒激動的不行。 她一直非常喜歡畫畫,不然也不會開美術館。 但宋家的男人們,對畫畫一點兒興趣都沒有,甚至缺乏最基本的鑒賞能力。 好好一副畫擺在他們眼前,問他們的意見,最后得到的反饋,不是好看就是不錯。 最可氣的是宋老三,他直接說看不懂。 自己一身藝術細胞卻碰見一幫不懂欣賞的大老粗。 她連一個可以分享的人都找不到。 久而久之,王慧兒就變得十分郁悶,也不愛說話了。 她說的他們聽不懂,他們說的她不想聽。 只能是各過各的。 王慧兒為啥一直想生個女兒,那是因為她生個三個兒子,就沒有一個遺傳到她的繪畫基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