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竟然想帶盧秀娥一塊兒去易水村,以宋放爸爸的身份去見宋放對象的家長。 宋興國這么做讓嶼川咋想,這不是故意給孩子添堵,傷人家的心呢么。 人沒找到之前心心念念,恨不得傾盡所有將人找到,人找到之后就這么著對人家? 王慧兒十分失望,更替宋嶼川感到不值。 她之前找人打聽了,易水縣是個十分落后的小縣城,易水村更是個窮山溝子,那里的人地里刨食,靠天吃飯,家家戶戶都緊巴,別說一日三餐,能保證兩餐就不錯了。 大多數人家都靠野菜跟紅薯度日,大米白面都是稀罕物,更別提蔬菜水果肉跟糕點之類的食物了。 吃不飽就算了,村里的冬天并不好過,家里條件好點兒的有件薄棉襖,一穿就是好幾年,壞了補補了壞,補丁上面加補丁,里面的棉花薄了或者成坨了都沒關系,只要沒有爛到四處漏風就會一直穿,畢竟連這樣的棉衣都不是人人都有,家里孩子多的大冬天連一件棉衣都穿不上,都是一件衣服穿四季。 生活都這般艱難,更別提孩子們上學讀書了。 女孩兒們不用說連上學的資格都沒有,男孩們倒是可以去上學,不過家里的孩子若是多,農戶們也不會讓孩子們讀太久。 讀個兩年級,認識個字就行了。 再由讀過書的孩子教家里剩下的人。 總之,在吃飯穿衣都困難的時候,誰也不會讓家里的孩子去上學。 對他們來說,讀書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 有錢不如給家里買點兒米面來的實在,起碼還能填飽肚子,讀書有什么用? 能吃能喝還是能抗冷。 易水村沒有學校,想要讀書還得跑去隔壁村,來回四十里山路,那全是靠腳走。 所以嶼川就是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這一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 好在他爭氣考上了大學,不然怕是要一輩子窩在小山村了。 宋興國要真帶盧秀娥一塊兒去易水村,就是在明晃晃地給宋嶼川添堵。 王慧兒把宋老三抱著她腰的手扒拉開,坐到沙發生悶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