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電話那端,王慧兒的聲音十分爽朗,“這個好說,她就在畫館的招待室呢,我問問她的意見,如果她同意,你就看著給做一件,多少錢啊?” 林知瑜想了想給出一個數,“兩百。” 這個價格不比京市百貨大樓里的低,但也不會高的離譜。 她想做服裝掙錢,還想借著賣衣服積攢人脈跟長期客戶,所以殺熟的事兒她不干。 做一條米色的裙子,布料配飾加上給三嬸兒的提成,再加上郵寄費用,成本大概在五十塊錢左右,一條裙子她能純掙一百五。 百貨大樓里的裙子凈利潤在售價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那是因為成本里面還有租店鋪的錢。 一個店鋪每個月的租金并不便宜。 林知瑜又不用租店鋪,所以這塊兒直接變成了她的利潤。 物以稀為貴,以獨特為貴。 王慧兒笑了,“你這孩子可真實誠,像這種合身顯氣質的衣服并不好找,在百貨大樓里起碼得賣三百。 你不再往上加加了?” 一條裙子,如果人家喜歡,穿上之后好看,甭管多少錢都會拿下。 王慧兒覺得林知瑜開二百塊錢有些吃虧。 林知瑜卻有自己的想法,“不加了,太貴不好打開市場,別人也不愿意買。 就按著這個價格吧。 三嬸兒你幫我賣衣服,我給你提成啊,每件衣服給銷售額的百分之十。” 王慧兒被逗笑了。 她覺得林知瑜是個特別有意思的姑娘,雖然沒見過面,但很對她的脾氣。 王慧兒有點兒忘年交的感覺。 說實話,她平時經營畫館也還算掙錢,并不缺這點兒提成。 幫林知瑜賣衣服,也只是因為王小姐看中她穿的,還有就是她覺得林知瑜特別爽快。 東西好買賣,知音難覓。 她還能跟林知瑜計較啥提成不提成的? 不給提成也干吶。 王慧兒也沒有過多推辭,反而十分爽快地應了下來,“行,都聽你的。” 后來王慧兒又把電話打過來,說是林知瑜的建議她都同意,讓林知瑜看著制作。 價錢方面也沒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