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連村里人都知道去看別人至少得拿點兒像樣的東西,她們這純粹是打著看人的幌子找膈應來了。 再有,誰家看人晚上來看? 村里三歲小寶寶都知道,看人得上午看,只有報喪才下午或者晚上來。 她們大晚上拖家帶口地過來幾個意思啊。 林知瑜見姜霞一臉肉疼的表情,沒去伸手接那把已經快揉爛了的酸棗,淡淡道,“這些你自己留著吃吧,我們不需要。” 姜霞一聽,沒有絲毫不好意思,興高采烈地把那一把酸棗又重新塞回了布兜里。 林知瑜不要正合她心意,她還拿去給孩子們當零嘴吃呢。 周家人對姜霞的行為見怪不怪,禮也送人就杵在原地不動,看來不見著人就不打算走了。 林知瑜有些郁悶,她對這堆人沒啥好感,不想她們在家里鬧騰。 但她不知道周老太太是不是她媽的好姐妹,萬一是真的呢,就這么把人趕出去不合適。 她正想進屋讓林母出來認人。 林母這時恰巧從廚房里出來,手里還端著一盆鯽魚湯,濃郁的鮮香味兒一下子竄了過來。 臉上原本保持著淡淡的笑容,看到院子里多出來的一家老小,不由得愣了愣。 她下意識地看向林知瑜,“瑜瑜,這些是你請來的朋友?” 幸好她準備的飯菜多,不然這時候就露怯了。 之前沒聽說過她有朋友要來啊。 林知瑜樂了,那老太太口口聲聲說林母是她的好姐妹,鬧了半天她媽都不認識這些人。 這算是哪門子的好姐妹,塑料姐妹么。 周老太太見林母沒認出她來,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兒,再看林母的穿衣打扮,上身是的確良白底碎花短袖,一條淺灰色的褲子,腳下穿著一雙拉帶布鞋。 明明看著很普通甚至有幾分土氣的衣服跟鞋子,但是林母穿出來卻很好看。 周老太太跟林母年紀差不多大,她帶著一家老小來易水村前還特意把自己最洋氣最貴的衣服鞋子穿上了。 毫不夸張地說,就林母那身行頭,她那雙小牛皮鞋子就能買個十來套。 這種感覺怎么形容呢,就是她一直覺得自己過的比林母好,無論是嫁的家庭還是過日子亦或是養育的孩子們,林母處處方方不如自己。 周老太太心里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這么多年,這份優越感只增不減。 哪怕她知道林家的日子突然好過了,這份優越感都沒有任何減少。 因為林母操勞了辦了半輩子,早就被生活蹉跎老了,說不定現在就是個行動不便顫顫巍巍的老太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