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知瑜見李光明那么愁得慌,也不逗他了,“李叔,只有冬天最冷的那兩個月需要蓋棉被,其他月份只需要蓋塑料薄膜就行。 從現在到上凍至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決定先種一批蔬菜出來,等制成醬菜換了錢再置辦薄棉被。 薄棉被置辦好,再種其他蔬菜。” 露天兩個月能種一批蘿卜跟白菜,大棚里溫暖,生長期會比露天短,估摸著一個半月就能長好。 半個月用來置辦薄棉被,時間上足夠用。 李光明:…… 這無縫銜接的他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也就是林知瑜,這事兒換成另外一個人都干不出來。 就一點兒都不擔心其中有啥變數么? 李光明又想了想,林知瑜敢這么干,應該是有幾成的把握,沒把握的事兒她從來不干。 她這個人心里有準兒著呢。 李光明問,“做大棚棉被的棉花不用太好的吧?有些雜質棉殼的行不行?” “當然行啊,李叔,你有這方面門路?” 林知瑜本來打算買好棉花做大棚棉被,但棉花價格貴是一方面,到了冬天,天氣寒冷人們要做棉被做棉衣,棉花需求量不是一般的大。 小量的還行,大批量的并不怎么好買。 林知瑜原本還打算等忙完大棚的事兒,就去縣里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這方面的門路。 沒想到現成的門路就在眼前擺著。 聽話聽音,李光明這么說就絕對是在這方面有門路。 李光明點了點頭,“我有個戰友是新省的,退役之后回家種棉花去了。 之前聯系的時候,聽他那意思家里種了不少棉花,品質好干凈的棉花都賣給棉紡廠了。 家里剩了很多帶雜質的帶殼的,帶的倒是不多,但棉紡廠對棉花品質要求高,帶一點兒殼的有些雜質的人家不收。 他只能零散的賣,但他家那個地方都是種棉花的,零散并不好賣。 如果你要的話,我就給你聯系聯系。 甭管怎樣,肯定比咱們這的普通棉花便宜的多。” 反正戰友家里堆的棉花不好往外賣,林知瑜這里能用上正好。 一個能找到銷路掙點錢,一個能省點兒錢。 兩全其美的事兒。 林知瑜連連點頭,“太好了,李叔,棉花我肯定要買的,你就提前幫我聯系這事兒吧。” 棉花帶點兒殼沒關系,反正要用布包起來,啥都不影響。 “沒問題,我那個戰友人挺老實的,他說家里剩的棉花只帶一點點殼,應該是實話。 這樣,我下午給他打個電話,讓他郵寄一份樣品過來。 你看過之后覺得合適再說價格。” “行,對了,李叔,布料方面你有門路嗎?防水面料最好,沒有的話普通的面料也行。” 隨著糧票布票逐步取消,很多小加工廠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南方比北方發展快,南方肯定有了,北方什么情況,她不是很了解。 李光明搖了搖頭,“這個我沒門路,得靠你自己聯系了。” 林知瑜讓大伙兒往拱棚上鋪了一層塑料薄膜,固定好之后,第一個大棚便算建好了。 剩下大棚搭建的活兒,林知瑜全權交給了李光明。 孟季凡從加工廠趕來,圍著大棚打量了一圈兒,跟個好奇寶寶似地跑到大棚里這里看看那里瞧瞧。 滿眼都透著新奇。 這就是冬天能種出蔬菜出來的大棚? 從外表也看不出什么特別之處來,跟外面唯一的區別就是,大棚里面的溫度明顯比外面高。 孟季凡在里面待了一小會兒就出了一身汗,而且還感覺有點兒頭暈惡心。 他意識到不對勁兒,趕緊從里面退了出來,扶著門框干嘔了幾聲。 林知瑜聽到動靜,從不遠處走過來,“你咋了?” 孟季凡原本身體就不好,最開始剛認識的時候,總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樣,這半年來看著倒是比以前胖了點兒,氣色也紅潤了不少。 現在那好不容易養出來的幾分紅潤,全然消失不見。 臉色慘白慘白的,連嘴唇都失去了原本的顏色。 額頭上更是滲出一層細細密密的汗珠。 孟季凡當下沒回話,而是平復了好一會兒,沒那么難受了才說道,“在大棚里待了會兒,不知道為啥有些頭暈惡心,胃里翻騰地慌,心跳也加快了幾分。 那感覺就跟煤氣中毒一個樣。” “你不是煤氣中毒,你是中暑了,大棚里現在的溫度能達到三十九度,而且四處不透風,空氣不流動,氧氣稀薄,這里面可不興多待。” 林知瑜倒了一搪瓷缸水給他,“趕緊喝點兒水,一會兒就沒那么難受了。” 孟季凡接過搪瓷缸,咕嘟咕嘟地喝了幾口,冰涼的水一入口,清涼舒適感瞬間席卷全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