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事情便是后悔。 ……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除了在罐頭廠上班的,全村的人齊心協力,一共六天的時間,在地里蓋起了一個又一個蔬菜大棚。 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眼看過去特別壯觀。 這么快的速度把大棚蓋好,林知瑜都覺得詫異。 按著她的預期,大棚全蓋好的話怎么著也得十天半個月。 其實這事兒也不難理解,易水村的村民們大多淳樸善良勤勞能干肯吃苦,干起活兒來那真是不惜力氣。 從早上四點開始,大伙兒便開始干活兒,除了中午吃飯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一直會干到晚上八點多。 若不是天太黑了看不清,會影響到大棚質量,他們恨不得連軸轉。 大棚已經蓋好,連塑料薄膜都鋪上了,包括警示牌也都按著規定一一立好。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種蔬菜。 九點多的時候,收尾工作干的差不多了,李光明過來問林知瑜具體要怎么種,什么時候種。 林知瑜給了他一張圖,“得先把大棚里的圖松一松,劃成一壟一壟的,留出摘菜的地方,每壟之間有一尺的距離就行。 松完土之后還要給松過的土里面澆兩遍水,等下午六七點鐘的時候再把蔬菜秧苗種上就行。” 這段時間她也沒閑著,家里的實驗田,包括她最早的蔬菜基地被她拿來打造成了育苗床。 如今地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壯實的蔬菜苗,有白菜蘿卜跟老西紅柿,黃瓜跟豆角。 還有好多其他的蔬菜,但這幾樣蔬菜生長周期短,在大棚里有兩個月就能長好了,白菜跟蘿卜甚至只需要一個半月。 林知瑜打算趁著上凍先種出一批來,換成錢,置辦了棉花跟防水布料,做好大棚棉被再種第二批。 李光明聽懂了,便組織著村民們去干活兒,跟水果基地一樣,給大伙兒劃分了一下區域,各自管好各自的大棚,除了基本工資,到時候還會按著大棚產出的菜好壞加錢。 錢就是動力,大伙兒干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他們動力滿滿,熱情高漲,殊不知有一撥人也跟打了雞血似的,坐著車朝易水村氣勢洶洶地趕來。 一共三輛車,最前面的車里坐著秦盈爸媽,副市長。 第二輛車里坐著市里電視臺的記者跟農業局的工作人員。 第三輛車里是安定市醫院的醫生跟護士。 秦盈爸媽臉上凝重嚴肅,心里早就樂開了花,他們這次來易水村,一是為了接應周家人,更重要的是趁著這次機會,一把掀翻了林知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