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當然得賣力表演才能拿到這筆巨款。 至于周家人會不會出現什么變數,秦盈爸壓根兒沒想過這個問題,板上釘釘的事兒能有啥變數? 根本不可能。 秦盈爸興沖沖地跑回來,臉上的表情有幾分嚴肅,“王市長,我找到周家人了,他們就在最東頭的那個大棚里,他們太慘了!” 王振彪臉色十分凝重,他暼了林知瑜一眼,人都找到了,就算她伶牙俐齒也沒話說了吧? 王振彪不準痕跡地松了口氣,呼吸順暢了不少,饒是他見多識廣,在面對林知瑜的強勢時,也沒法兒做到完全不在乎,方才他就覺得心口莫名其妙堵得慌,好像塞了一團沾滿水的棉花。 堵的他心臟病差點兒犯了。 林知瑜年紀輕輕,但身上這股子強勢卻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聽說她以前沒怎么出過易水村,那她這股子強勢是從哪兒學來的? 還有這勞什子的大棚,聽說冬天能種蔬菜來,他特意問了農業局的技術人員,林知瑜倒是沒撒謊,冬天的暖棚確實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大棚種菜只在南方有試驗點,北方還沒有大棚種蔬菜這一說。 王振彪好奇的是,林知瑜一個村婦連易水縣城都沒出過,她是怎么知道大棚長什么樣子,又是怎么在這么短時間內蓋起這么多大棚來,租地、材料、人工,這哪一樣不是錢? 方才農業局的技術人員同他說,這大棚跟南方試驗點的大棚外形差不多,甚至更大一些。 種大棚菜講究多著呢,比露天的蔬菜地要復雜好幾百倍。 露天的蔬菜在合適的時節,撒上種子施上肥,隔三差五地澆澆水,定期除除蟲子清理一下雜草。 其他事兒就不用管了,只等蔬菜長好了收獲就行。 這還是講究的種法兒,大部分村里人都沒這么講究,就在院子里的空地上刨些坑撒上點兒種子,然后就不管了。 大棚里種菜還不一樣,需要很細致的去管理,聽說要提前育苗,蔬菜面培育出來要連根帶土一塊兒移植到大棚里。 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育苗床,目測至少得占了十幾畝地,一眼望去綠油油的一大片,里面的蔬菜苗一棵棵的長的十分壯實,里面干活兒的村民們正有條不紊地把蔬菜苗從里面一棵棵地摘出來,根部帶著一些泥土,整齊地放到背簍里面。 村民們對他們的到訪也只是短暫的驚訝了一下,驚訝過后還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 即便之前被嚇到了也就愣了那么一會兒便重新找回了工作狀態。 這讓王振彪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想他平時下鄉,那些村民們都會圍著他轉,那目光就跟糯米做的似的黏黏糊糊,黏在他身上久久不移開。 他走到哪里,那目光就會跟到哪里,好像他就是焦點一般的存在。 習慣成自然,時間長了,王振彪對于這種狀態習以為常。 如今被易水村的村民們當成空氣,視而不見,落差太大,他心里多少有幾分不舒服。 王振彪覺得易水村的人都不正常,村民們不正常,林知瑜更不正常。 連農業局的技術人員都說,就是他們親自去大棚里種菜都不能保證成功,因為除了種植方法,大棚還需要控制溫度濕度還有土壤的營養成分。 哪一項控制不好,這蔬菜都種不出來。 林知瑜一下子把全村的地都蓋上大棚,到時候種不出蔬菜來,賠了錢破了產,承諾給村民們的工資發不出來,地里又沒種上糧食。 沒錢沒糧食,一大冬天還有來年開春那么長的時間讓村民們怎么過! 一個個的都在家凍死或者餓死? 林知瑜太自私也太狂妄了。 連農業局技術人員都無法做到的事兒,她能做到? 嗤……王振彪不咋相信,他覺得真實的情況很可能是林知瑜干個體戶掙了點兒錢,自己瞎鼓搗。 周家在大棚里出事兒,就足以證明她蓋得這些大棚有問題。 先不說冬天能不能種出蔬菜來,就說村民們進大棚里干活兒會有危險,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那么這些大棚還有存在的必要么? 該拆還是得拆。 王振彪本來對這事兒有九成把握,秦盈爸跑過來把情況一說,這份把握立馬變成了十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