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韻歌怕蘇九卿多想,連夜跑進宮,明確的表明自己對皇位不感興趣,還把暗中聯絡自己的大臣名單給了蘇九卿。 蘇九卿得了什么好東西,第一反應也全往朝陽公主的府里搬,還給了蘇韻歌各種特權。 皇帝和公主的感情之深,醉袖國上下全都知道。 本該是一起攜手締造一個神話,逍遙自在的老去,一起葬在宮中的那一棵百年老樹下,轉折點出現在翟葉國蕭瑾辰身上。 原劇情里,知道翟葉國讓太子的胞弟代替太子來時,蘇九卿雖然動怒,但考慮到諸多因素,便答應讓蕭瑾辰代太子在醉袖國小住幾年。 蕭瑾辰作為質子,經常被人欺負。 一次被醉袖國貴公子們嘲笑的時候,碰到了蘇韻歌,蘇韻歌出手幫他解了圍便離開了,并沒有把人放在心上。 沒過多久,又碰到了蕭瑾辰被人欺負。 看著蕭瑾辰沉默冷漠的樣子,蘇韻歌難免想起了自己和蘇九卿最難熬的日子,也想起了云妃娘娘在時,便把人帶回了自己的府中。 蘇九卿知道以后,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個質子而已,只要她妹妹高興就行。 她沒想到的是,兩人漸漸的墜入了愛河。 蘇韻歌從小生活的環境,讓她從來沒有享受過男女之情,看著少年干凈含笑的眸子,無意識的接觸,如同觸電一般,都讓她臉紅心跳。 蘇韻歌從來沒有想過,那個弱小可憐的少年已經漸漸地露出了他的利爪。 她也忘記了,這個少年本就出生在皇室,骨子里流淌的是帝王家的血脈,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涼薄狠辣也會慢慢的覺醒。 蕭瑾辰各種謀劃,借蘇韻歌的特權,了解到醉袖國很多的機密,其中還包括了軍事布陣圖。 蕭瑾辰偷偷離開了醉袖國,和醉袖國中對蘇九卿早就心生不滿的宗親大臣聯手。 一場戰事,致使三十萬大軍死在異國他鄉,國內家家掛白綾。 最后那些宗親大臣才反應過來,對方并不是想要幫他們把蘇九卿拉下臺,而是想滅了醉袖國。 有些人悔不當初,但是為時已晚,醉袖國因為那一場戰事損失慘重,再也無法和翟葉國抗衡。 蕭瑾辰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要蘇韻歌和親,愿意退兵簽訂條約。 蘇九卿殺了一批又一批膽小懦弱的大臣,準備御駕親征,蘇韻歌一襲紅衣跪在宮前,流著眼淚搖頭。 “這是我的錯,姐姐,這一場仗,醉袖國不能打,國內已經怨聲載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