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夕陽斜照,帝宮之外,云霞燦爛,色彩斑駁。 天已至黃昏,在這黑暗降臨大地前最后一刻,金烏漸落,隱藏在陽光之后,爆發著最為璀璨的光芒。帝宮之中,光線已經漸漸昏暗。 帝尊獨距皇座,瀏覽著竹簡上的政務。 烏發侵霜,帝尊威嚴依舊,一雙銳利的眸光盯著竹簡之上,有關著河南之地的屯荒情報。 蒙恬做的不錯,不過兩年時間,河南之地已經初有規模,秩序依然。不但開墾了數千頃的田地,黃河岸邊,四十四座城池也都建造完畢。沿著陰山修筑的長城,阻止胡人北下的防御措施也都一一營建完畢。 經歷最初的動蕩與不安,北地郡與九原郡的秩序也都回復了穩定。遷徙過去的流民也都適應了當地的生活,開始進行生產活動。 不過最讓這位帝尊在意的,還是北地與九原興起的養馬業。兩郡所蓄養的馬匹,現在已經足夠整個關中的需求。其為軍隊提供的戰馬,在整個帝國的軍隊體系之中也是一流的水準。 帝尊的眸光在御案上的地圖巡視,帝國的疆域廣大,自周天子失國以來,這片土地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得上如今的大秦。 只是偌大的疆域,想要治理起來又何其之難。 帝國如今所積累的財富超過數百年間任何一個國家,咸陽宮殿之中所藏的金銀器物,綾羅綢緞,堆滿了一間又一間的屋室。帝國所堆積而來的糧食也足夠豐裕。像是滎陽之旁的敖倉,其中所儲存的糧食足夠其民十數年之用。物產豐富,從南至北,從東往西,各地的珍寶奇物應接不暇。如今帝都的市場商閣之中,所陳列的物品,放在十年之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四海之內,六國俯首,百家頓足。天下之大,匈奴遠遁,百越納服,帝國已無敵手。 只是這看似穩固的龐大帝國,其下卻是暗流卷動。 秦皇明白,修筑馳道,長城,車同文,書同軌,一系列措施而下,帝國已經疲憊不堪。 七國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秦國一統天下,本應休養生息,屯田養民。這樣簡單的道理,秦皇明白,然而卻無法這么做。 若是不修馳道,帝國各郡如何連通?不筑長城,那邊境將是胡人肆意往來的獵場!不統一文字和貨幣,帝國又何以治理天下? 文功武治,史書上不過片言只字。只是其中要付出的艱辛,又是何等的殘酷。 當帝國的武功撥于四海,周圍的蠻夷在帝國強大的軍隊威懾下,惶惶不可終日。帝國各處的的馳道相繼竣工,各郡的盜匪消蹤匿跡。 一個一個強大的敵人被消滅。咸陽城中,夕陽斜照,這位夙興夜寐的帝尊正視著自己的帝國時,忽然發現,也許帝國最大的敵人,是來自帝國的內部。 來自人心上的疲憊! 秦皇從來不懼任何敵手。無論他是諸子百家之中的高手宗師,還是諸國之中的王宮貴戚,又或者那些叫囂著的蠻夷胡狄。 可是這個。這位橫掃六合,虎視天下的一代帝王卻是沒有一點的辦法! 人心上的疲憊,需要時間去撫慰。 而現在的帝尊,最為缺少的卻也是時間! 兩排內侍走進了大殿之中,點燃了殿宇兩旁的長明燈。 點點燈火積聚,照亮了整座大殿。 秦皇抬起了頭,一旁的內侍稟告道:“陛下,兩位丞相大人來了。” “傳吧!” 百官之首,三公之尊。 帝國的兩位丞相,李斯與馮去疾走進了大殿之中,至皇座之前十步而止,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平身吧!” “謝陛下。” 兩位丞相站了起來,秦皇開口言道:“將你們喚來,是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情。朕準備再次東巡,視察帝國上下。 “東巡?” 兩位位高權重的丞相不覺得都皺起了眉頭,李斯稟手問道:“陛下,欲往視察何處?” “行道九嶷山,過會稽,觀南海,而后轉北,行往九原城。朕這一次,要視察馳道的修筑情況。”秦皇緩緩的說道。 “臣等遵旨!”李斯,馮去疾說道。 “臣斗膽請問,陛下這一次要帶何人陪駕?”馮去疾試探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