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滎陽城。 公子扶蘇一身素衣,站立于城墻之上。身后,則是白發蒼蒼的昌文君。 公子扶蘇從函谷一路東逃,最終被農家的弟子所接應,與昌文君匯合。 一洗連日逃亡的風塵與疲憊,此刻的公子扶蘇神情雖然憔悴,但是眸光炯炯,眉角如刀,平和的神情之中暗蘊三分銳利。 昌文君年紀已老,身材卻是壯碩,一身罩甲,威武不讓青壯。他乃是與呂不韋,昌平君同一時代的人,一生經歷了大風大浪,至如今,仍然活躍異常。 “昌文君,天明他們怎么樣了?” 三日之前,昌文君帶著天子靈駕過陽武,到了滎陽地界。三川守李由率眾迎接,更將要地滎陽成功讓出,自居廣武城。 在世人看來,這已經是李由降伏于公子扶蘇的信號。 “農家的人已經將之接應而出,雜家在其中也幫了不少的忙。”昌文君稟手道。 “他們沒事就好!”公子扶蘇點了點頭,松了一口氣。 風吹拂而過,陽光照下,帶著暖意。 公子扶蘇閉上了眼睛,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 盡管他此刻,心中已經波瀾涌起。 無它,決定著天下歸屬的戰爭序幕就要拉開帷幕。而在這場歸屬之戰中,公子扶蘇已經掌握了絕大的優勢。 穎川郡,陳郡,東郡,碭郡四郡已經在他的手中,中原最為重要的產糧之地就在他的手中。 在如今這個時代,有糧食就意味著有兵源。 而這一切,都因為三川郡的歸屬而變得更加的順利。 三川郡本是韓國故地,兩周之都所在。秦統一天下后,本來將三川郡的治地立在了洛陽,后又遷徙在了滎陽。 因為滎陽乃是天下水系的節點,中原漕糧都經此進入關中,位置至關重要。 公子扶蘇占據了這里,就可以聚結關東之后兵向西,叩函谷而西入關中,直取咸陽,登基為帝。 “殿下!有一點老臣還是擔心?!辈木f著,輕輕的向前走了兩步,與公子扶蘇只有數尺距離。 “你在擔心什么?” 公子扶蘇微微回轉身子,問道。 “此刻李由引軍在外,我們不可大意。”昌文君小聲在公子扶蘇耳邊說道。 “你是懷疑他有詐?” 昌文君點了點頭,說道:“李氏一門此刻都在關中,李由家室也在其中,為嬴子弋所控。他讓出了滎陽,引軍廣武。公子,別忘了,敖倉仍在其手。江淮之間諸郡漕糧大半存儲敖倉,若是李由有異心,后果不可估量。” 聽著昌文君的話,扶蘇眉間微皺,問道:“你有何策?”?“召其回滎陽,若是他肯來,則說明李由沒有異心,公子可封爵于他,安撫為上。若是其不肯來,公子當引兵擊之,奪廣武,敖倉,然后才能順利西顧?!? “就照你說的辦!” 一封令書很快從滎陽城中發出,傳到了三川守李由的手上。 李由接到扶蘇的令書后,沉默不言,帶著自己十數騎,星夜馳赴滎陽。 公子扶蘇見此,心中大安。 “公子殿下,我們現在雖然轄制了諸郡的兵馬??墒驱R地,東楚諸郡,仍然在觀望。若是我們西入關的時候,六國余族復亂,該當如何?” 屋中,昌文君指著桌案上的地圖,說道。 因為有著農家的幫助,加上他們先一步撤換了諸郡的守,尉。穎川等郡才能在扶蘇的控制之中。 可是這已經是極限了。 再遠的地方,不說時間上來不及。此時嬴子弋已經坐鎮關中,諸郡守也不可能在聽從他們的號令。 大秦三十六郡,很多都在觀望著這場帝位之爭的結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