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祖申恐怕根本想不到,他兩次見鬼,早就已經(jīng)被我知道了。”房間里,李斯涵正彷如炫耀一般地向余啟明講述著自己的推測。 “于祖申這個人經(jīng)歷過太多次詭屋的任務了,鬼真實存在這種思想在他的腦海里根深蒂固,所以,從我推測出這棟別墅的規(guī)則的時候,我就知道,他肯定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而這,也是我們兩個驗證別墅規(guī)則的最有效的手段?!? 聽著李斯涵的話,余啟明的心早就已經(jīng)沉了下去,看著面前這個年齡與他相仿的年輕人,余啟明能感受到的只有可怕。 從一開始,余啟明就犯了一個錯誤,他錯誤地估計了任務給他們提示的方式。 他所有的猜測里,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那就是那本筆記根本就是鬼給他們設下的陷阱。 而任務的真正提示只有兩點,一個是在任務開始之前,陳曉雨見鬼的經(jīng)歷,另一個則兩部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的恐怖電影。 這兩部電影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但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喚醒人內(nèi)心本能的恐懼。 《關(guān)燈以后》的內(nèi)容與他們這次任務其實并沒有太多的關(guān)聯(lián),它的提示只是在這部電影本身的靈感之上,所以它被放在了距離播放盤較遠的位置。 人總是會莫名害怕,在臨近的黑暗之中,會蟄伏著恐怖的東西隨時準備向他們攻擊。 這就像是陳曉雨的經(jīng)歷,她害怕了,所以在還沒有任務開始之前,她就見到了別墅之中存在的鬼。 而如果這提示還不夠明顯的話,那《騎彈飛行》就等同是在告訴他們別墅之中的規(guī)則。 艾倫(《騎彈飛行》男主角)在整夜歸鄉(xiāng)途中所見到的恐怖事物,都只是他的幻想。 這就是這幢別墅之中的規(guī)則——信則有,不信則無。 所以,余啟明和陳曉雨第一次見到的鬼才會沒有明確的面孔。 他們面對的根本不是什么無面鬼,而是他們根本還無法想到鬼的真正的模樣。 這是人在恐懼本能之中最為愚蠢同時也是最為優(yōu)化的一種保護機制,人們總會忽略自己想到的恐怖的東西的真正模樣。 你是否有過在夜里獨自趕路的經(jīng)歷,有的人頻頻回頭,他們以為在自己的身后跟著其他人,卻從沒有想過那人會是什么樣子。 又或者,你深夜曾經(jīng)照過鏡子么?在鏡中黑暗的角落,我們總會擔心出現(xiàn)什么恐怖的東西,或者它始終在看著我們,但是我們卻忘記擔心那東西該有什么模樣。 將人心的恐懼具象化,并隨著時間與次數(shù)的推進,逐漸將鬼的真實的面目完善,這才是這幢別墅真正可怕之處。 而明白了這些,余啟明也終于知道了李斯涵到底對于祖申做了什么。 余啟明嚴重低估了一點,那就是任務中的鬼作為獵人,并非只是單純的追逐與殺戮。 筆記一開始只記錄了前三天和最后一天的內(nèi)容,本身就是鬼為進入別墅的幾人設下的陷阱。 真正重要的,在第四天的筆記之上。 這一天的描述,讓眾人以為鬼是被“人為地”召來這幢別墅之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