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峰頂之上,胡道人正自閉目修持,忽感身側(cè)那座日晷閃爍幾下,便就調(diào)息收了自家功法,起身往井邊行去。 待行至井沿,胡道人自袖中取出一小巧鈴鐺,搖擺幾下,一陣清脆鈴聲便就隨風(fēng)往井下飄去。 一炷香后,只見三道人影自火元井中魚貫而出,正是已在其下待有三日的柏鳴鴻三人。 見三人俱是安然無恙,胡道人打個(gè)稽首,淺笑開口道:“我觀三位道友目中光彩熠熠,當(dāng)是功行見漲,貧道這便就道聲賀了。” 三人自也是回了一禮,待禮畢,唐雨粟言道:“師兄久待了,這幾日為我等護(hù)法之恩,唐某記下了。” “無礙,此我本職也。” 四人寒暄幾句,而后便就一道往山下行去。 過有三刻,幾人已是來至山腳,柏鳴鴻自袖中喚出法舟,回首向胡道人言道:“便到此處吧,胡師兄不必再送了,下回若有機(jī)會,當(dāng)再來拜會師兄。” 唐雨粟及黃沐清也是各自道幾聲謝,而后便就登上了法舟。 胡道人憨笑一聲,拱拱手道:“三位道友慢走,恕愚兄不遠(yuǎn)送了。” 眼見三人駕舟而去,胡道人抬手摩挲幾下自家腦袋,喃喃道:“再來拜會嗎?你等內(nèi)門弟子身家顯赫,日后又怎會想起似我這般的雜役呢。”說話間,其便也是喚出一架法舟,往鑄星院飛遁而去。 一塊平整青石之上,蔣軒澤自靜中緩緩?fù)顺觯珈F靈氣自其周身四溢而出。 “軒澤醒啦,此番可曾窺得萬物境之一二玄妙?”在其身前兩丈處,朱夕端手持魚竿含笑問道。 蔣軒澤恭敬起身一禮,道:“弟子愚鈍,此番并未窺得玄妙,還望師尊恕罪。” 朱夕端搖搖頭,無奈道:“誰要怪你了,你就是這性子太過迂腐,我早便言說,你我?guī)熗綗o需循那繁縟禮節(jié),且隨意些才好。” “師尊待我如若親子,傳道授業(yè)之恩更是時(shí)刻難忘,軒澤豈敢僭越半分。” “罷了罷了,破境之事你也莫要心急,你現(xiàn)下壽元充沛,且先潛心打磨幾十載也不遲。” 凡俗之人若無機(jī)遇,捱過幾十載便已算是長壽,但若是一朝得入仙門,那便再不可同日語焉。 通脈者壽百載,煉腑者壽二百,筑骨者壽四百,若當(dāng)真天資出眾,得入那氣象之境,則可壽至千載。氣象之后,一境一天塹,是故每行一步,壽元便是愈發(fā)延長綿遠(yuǎn),若是得緣入了浮生之境,便是幾可生機(jī)不消,永存于世。 “弟子知曉了。”蔣軒澤看向那渺無邊際的湖面,又是言道:“師尊,小師弟他…” 朱夕端擺擺手道:“九陽那處你無需掛心,他底子太薄,需得再于我這里修行幾日,你且自去吧。” 蔣軒澤執(zhí)禮道:“既如此,那弟子便就不打擾師尊清修了。” 言罷,蔣軒澤便就騰起云霧,往自家洞府飛遁而去。 柏鳴鴻三人此時(shí)卻已是來到自家選定的洞府,三人才將法舟降于山巔,便見一皓首老道迎上前來。 那老道面露殷勤之色,言道:“恭迎三位上師,敢問哪位是唐郎君,小的乃是宗門派下打理洞府內(nèi)外的執(zhí)事。” 唐雨粟躍下法舟,和善言道:“貧道唐雨粟,敢問這位道友名姓。” “郎君可莫要折煞小人了,郎君若不嫌棄,且喚我一聲阿才便是。”那老道連連擺手道。 “唐某豈是那無禮之人,日后便稱您一聲才伯了。” 老道還欲再言,唐雨粟卻是搶先言道:“才伯毋要多言了,且?guī)規(guī)兹送グ伞!? “好,郎君且隨我來。” 卻在此時(shí),柏鳴鴻言道:“雨粟,我欲先去我那處云臺走上一遭,你之府宅便就待日后再看吧。” 唐雨粟微一怔,而后笑言道:“如此也好,那便等我將府宅好生收拾一番再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