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魚已經賣完,姜三郎叔侄二人收拾好東西趕車回家。 回到老宅,姜三郎抱捆稻草喂了驢,從水缸撈出一條三斤重的青魚交給侄子,讓他去還驢車。 又將買回來的草藥交給大嫂,“鎮上郎中走不開,不肯出診,我就先撿了兩副傷寒藥,一副給二哥,一副你拿去煎給大哥喝。” 周氏點頭,接過藥包趕緊去灶房找藥罐煎藥。 姜三郎進了大哥房間,見他額頭上貼著濕巾,正躺炕上哼哼唧唧。 看到三弟進來,掙扎著坐起身,問:“賣了多少錢?” “還沒點呢。”姜三郎將錢袋子放在桌上:“我去叫二哥來,咱們一起數數看。” 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姜三郎不可能一個人清點這些錢。即便大哥二哥都病了,也得讓他們在場看著。 沒多會兒,姜二郎來了,一路捂嘴咳個不停。 姜大郎早已從炕上爬起來,兄弟三個湊在一起開始數錢。 “一共七千一百三十四文!哦呵呵,咱們發財了,咳咳咳…”姜二郎笑的直咳嗽。 姜三郎也笑,得意道:“若不是死了三條大魚,還會更多。” 姜大郎非常高興,搓了搓手,說:“要不,還跟上次一樣,給爹娘三百文,再給櫻寶三百文,余下的咱們哥三個平分,如何?” 姜二郎沒意見,他這次沒去賣魚,自覺出力少,這么分也沒啥不對。 姜三郎心里自然愿意給閨女多點,畢竟魚餌是閨女的,沒那餌料,這么冷的天氣,別說大魚了,連小蝦米也撈不著。 但他不好先開口,也不便讓他們知道更多。 唉,三百就三百吧,櫻寶還小,手里不能留太多錢。 反正她的嫁妝會由他這個做爹的攢著,給她這錢不過是讓她手頭寬裕些,存點零用的私房。 畢竟村里大多數孩子長到十幾歲,手頭連一文都沒有呢,就比如二侄子。 于是,三兄弟每人分得兩千一百七十八文,快趕上自家半年收入了。 姜大郎拿到錢,瞬間感覺病都好了大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