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時,櫻寶開口:“周伯伯,你收不收雪耳啊?我家還有雪耳呢。” 周茂見一個奶娃娃跟自己兜生意,不由笑道:“收,當然收。” “那多少錢一斤?”櫻寶問。 周茂沉吟片刻,說:“如果品相不錯,干雪耳是五百文一斤。” 櫻寶點點小腦袋,又問:“那周伯伯一直收么?會不會多了就不要了?” 周茂認真道:“確有可能,咱們商行收來貨物也是要出貨的,若供大于求,自然就不收了。” “哦。謝謝周伯伯,我知道啦。” 從福瑞豐商行出來,只姜三郎一人悶悶不樂,其余人都興高采烈。 談好了收購價格,回去就能著手大干一場,怎不叫人激動。 哪怕只賣出去一次,也夠他們家幸福生活好多年了。 姜三郎駕著驢車路過幾家店鋪,進去采買了不少日用品,還給閨女買了文房四寶與字帖書籍。 又買了好幾匹布。 既然掙了錢,就要給家里人置辦點新衣,將日子好好過起來。 又經過一個鐵匠鋪時,姜三郎買了幾樣農具幾把鐮刀,還有一只新鐵鍋。 買鐵器農具是要登記戶籍的,姜三郎拿出準備好的戶籍給主事登記,又交了鐵器稅。 出了城門,驢車快了很多,兄弟三個坐車上有說有笑,討論往后怎么種植金耳。 百十里路,一只驢苦逼地拉著一車人,中途休息了好幾次,累的不行。 櫻寶趁驢子吃草喝水的時候,喂了它一把五鼎芝,這才讓它重新振作起來。 直到天黑透,五人一驢才到家。 回到老宅,因為太遲,姜成便沒去還車,給驢子卸車后,抱了一捆青草喂它。 忽然發現這家伙精神抖擻,一點兒都不像一天跑足兩百里路的樣子,有點反常。 姜成摸摸驢腦袋,嘀咕道:“不會出毛病了吧,往常跑個二十里都要吐白沫,今兒倒是奇了。” 毛驢沖他噴個響鼻,揚著腦袋昂昂叫,大眼珠子一直朝櫻寶消失的方向斜。 再說櫻寶,回到家先跑去看弟弟,又給阿娘一包糕餅,“掌柜說,這個最容易克化,可以給小娃娃吃,娘也吃。” 春娘笑瞇瞇接過來,“還是我寶兒最好,你爹跑一趟縣城,啥都沒給咱娘仨買。” 櫻寶:“爹爹給娘和弟弟買布啦,可好看了,一會兒就搬回來。” 姜三郎不僅給自家買了布,也給他爹娘跟大哥大嫂侄子侄女買了,二哥一家也沒落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