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倆葫蘆畢竟是小閨女帶回來的,肯定得先問問閨女的意見。 “先吃飯吧。”春娘揭開竹罩子,桌上已經擺了兩菜一湯。 白菜豆腐,一碟切開的腌咸蛋,一碗青菜蛋花湯,還有一盆熱氣騰騰的白米飯。 兩個弟弟也跑了過來,給阿娘和姐姐端好板凳,自己也坐好,等阿娘裝飯。 “爹今日又不回來吃飯?”櫻寶在板凳上坐下問。 春娘給孩子們裝飯,"他被人喊去建竹棚了。村里又有幾家想種金耳,都跟你爹說好了,想先把擺放菌架的竹棚建好,等一有菌種就直接上手。唉,咱北山的桑木都要被那些人砍光了。” 這會兒村里每戶都暗搓搓去北山砍桑木,眼看北山都快被坎禿。 櫻寶端起碗扒拉兩口,說:“為何一定要用桑木?咱們可以用陶罐代替桑木呀。” 她早試驗過了,哪怕用陶碗,只要營養基足夠,一樣可以長出金耳。 “陶碗怎么代替?”春娘不解。 “以前用桑木,是因為桑木是枯樹,金耳可以少量吸收里面的營養。但現在咱們不是有麥麩稻殼了么,將這些與桑木屑舂碎,再擱籠上蒸兩個時辰,晾凉后裝進罐子里,就可以在上頭種金耳啦。” 櫻寶言之鑿鑿,“這些可以反復使用好幾次呢,不比砍新鮮桑木強?” 若被上頭知道當地人敢大面積砍伐林木,估計頭一個倒霉的就是自家了。 所以必須阻止村民去北山砍桑木。 種菌菇要的是枯木,不是那些新鮮木頭。 “還能這樣?”春娘很高興,“回頭我就去跟你爹說,順便讓他去定兩百只陶罐,咱家以后也用陶罐種金耳。” 其實以前用桑木做基座也是無奈之舉,那會兒手里沒錢,自然能省則省。但現在有錢了,不過買點兒罐子,四五文一個,買上一百二百的也不過幾百文而已。 娘幾個正吃著飯,忽聽外頭有人喊:“姜三郎在家嗎?” “誰啊?”春娘放下碗筷,站起身去外頭。 只見兩個身材魁梧的男人站在院門外。 春娘見來人不認識,便問:“找我家夫君啥事?” 一人笑瞇瞇道:“我們慕名而來,想看看你家的葫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