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用櫻寶去瞧熱鬧,傍晚時分,王二嬸又來了姜三郎家,跟春娘分享看到的新鮮事。 “陳老栓家分家啦。” 王二嬸接過春娘遞來的紅棗饅頭,笑著道:“哎呦你不知道呦,陳馮氏將錢箱子都搬到院子里砸了,里頭就只十幾兩銀子,連我家都不如呢。” 自從王二嬸跟著姜三郎家種金耳后,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最后那次金耳又賣了二十多兩銀,除去繳納秋季賦稅與還賬,還剩十多兩呢。 春娘笑瞇瞇問:“那他們每家分了多少?” 王二嬸咬一口饅頭,含糊道:“還能多少,三個兒子每家六兩唄。不過啊,陳老栓的地分了不少給兒子,嘖嘖,三百多畝田地,一家分了一百畝,公婆倆就只剩六十畝了。” 春娘倒是沒意外。 那陳老栓夫妻年輕時也是個勤快人,曾經又頗有家底,哪怕常年供兒孫們讀書,也攢下不少田地。 據說陳老栓少年時曾給一個大戶人家當馬童,還救了那家的小主人,最后主人家賞他不少錢,還賜他個漂亮媳婦,讓他帶著媳婦返家種地,那個媳婦就是陳馮氏。 “嗨,好戲還在后頭吶。” 王二嬸連饅頭都顧不得吃,揶揄道:“你可不知道啊,那韓氏當場就將那一百畝地給賣了,得了二百二十兩銀。” “啊?”春娘詫異,“當場賣了?賣給誰?” 王二嬸哧哧笑道:“還有誰?陳三友家買了十畝水田,西村陳長盛也買了十畝,還有幾戶零零散散買了二十畝上等田,剩下的旱地陸續被幾個外村人買去了,只剩南坡那十來畝沒人要。” 當然,還有陳昌平的那些口分田不能賣。 “嘖嘖,春娘你可不知道啊,陳老栓都氣得厥過去,也沒能阻止韓氏賣地。” 王二嬸搖搖頭,一臉可惜道:“我也想買來著,可惜剩下的都是南坡那邊的下等田,買來也沒啥意思。” 春娘失笑,問:“韓氏這般,她丈夫就不管?” “管個屁呀,今兒瞧那神情,好似巴不得將田地都賣了省心。哎,那陳昌平從小讀書讀傻了,一天地沒下過,他哪里曉得農田的要緊哦。”王二嬸狠咬一口饅頭,一臉不屑道:“瞧著吧,以后有他的苦頭吃。” 春娘給王二嬸倒了一碗茶水,“那也不一定呢,據說陳昌平自己也有本事,在學館時就經常抄書掙錢。” “你信他個鬼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