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家的棉花終于采收完。 趙大的孩子也徹底好了,姜三郎對趙大的幫工很滿意,送給他一把葫蘆種子,問他是否愿意繼續留下干活,畢竟數千斤棉花還要剝棉籽,事兒比較多。 趙大本意是想留下的,但現在是農忙時節,家里的豆子與水稻都要收割,收割完還得翻地種麥,種完麥賣了糧交完賦稅后,他才有空閑再做其他。 姜三郎知道他的為難,并沒有強求。 接下來日子,姜家大人小孩齊上陣,開始剝棉籽。 春娘與兩個妯娌則用紡車紡線,準備冬日里織布。 沒多久,縣令吳軾便來了。 與他隨行的有廖先生、兩個書吏及十幾個衙役。 縣令的大駕光臨,讓整個東西陳村都轟動了,孫里正與陳族長陳三友及周圍幾個村的村正更是全程陪同。 其中最激動的非櫻寶莫屬。 “吳伯伯,你總算來啦,快來看我給你留的大葫蘆。” 櫻寶拽著吳軾的袖子將他帶到自家堂屋,只見靠墻兩個大框里壘著三個奇大無比的葫蘆。 吳軾也很驚訝。 說實話,他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巨大的葫蘆。 可驚訝歸驚訝,自己好像沒跟這小妮子說過喜歡葫蘆吧。 也不知這小妮子從哪里得知自己喜歡這玩意兒,一個勁兒地非要送他,唉,真是無奈。 櫻寶得意道:“吳伯伯你看我種的葫蘆,等你回去的時候就帶兩個回去吧。” 吳軾失笑,“我怎好白拿你的東西,不如開個價,我出錢買。” “不用不用,這個不值錢。”櫻寶違心說出這話時,就瞥見躲在后頭的姜泉直嘬牙花子。 陳族長也笑呵呵附和:“這種葫蘆在咱們村多的是,明府您就別推辭了,就是小孩子的一點心意。” 站他旁邊的孫里正瞅他一眼,心里琢磨陳族長這話是不是真的,他在縣城做生意的兒子早就想要個葫蘆王做招牌了。 “呵呵,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吳軾只要了一只巨葫蘆,讓仆役扛了送去馬車上,但櫻寶又抱了一只稍微給小的送上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