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八日夜,陰雨。 深秋的北方,夜晚的溫度已經不到十攝氏度。 陰雨天氣里,氣溫驟降,淅瀝瀝的秋雨摔打在門窗上。 解剖室,陸川正對著一堆枯骨。 骸骨鑒定分析報告,已經接近尾聲。 現在,陸川在做的是死因分析。 “部分胸骨折斷的痕跡有崩碎跡象,這說明死者生前承受過重大沖擊。” 陸川將兩根肋骨拿起來,反復對比,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兩根肋骨的折斷痕跡,有區別。 一種是碾壓痕,重物碾壓,胸骨受力超過限制,導致折斷。 但是另一種痕跡,卻不是碾壓痕,而是暴力短時間沖擊形成的崩碎痕。 骸骨是在高速公路地基下發現的。 結合這種場景,碾壓痕跡,就像李凱分析的,很可能是壓路機壓路的時候,造成的。 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沖擊的崩碎痕。 除非,死者生前就被車輛等高速物體撞擊過,然后被掩埋進路基,之后再被壓路機碾壓。 這樣才會出現兩種不同的骨骼斷裂的痕跡。 可是,如果是車輛撞擊,碎裂的大概率是腿骨。 現實卻是,骸骨的胸骨有撞擊痕跡,但是腿骨完好。 …… 每一項分析,陸川都做的非常細致。 任何一個結論,都有數據支撐,也只有這樣的骸骨鑒定分析報告,才能被人信服,成為司法證據。 凌晨四點三十分。 伸個懶腰的陸川,拿過打印機里的報告,長長舒了口氣。 推開解剖室窗戶,清新帶著雨水獨有氣味的空氣撲面而來。 陸川有些漿糊的頭腦為之一清,精神微微振奮。 骸骨鑒定分析,終于完成。 “完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