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來匯報這件事的依舊是林滄海。 鹽的事情太過重要, 朝廷中的鹽一直被世家把控,鹽稅更是重中之重。 偏偏這東西不像其他,即使不吃也沒關系, 人長時間不吃鹽, 身體就會變得沒有力氣,因此即使是再窮苦的人家每隔一段時間也要買一些鹽來吃。 這件事真的太過重要了。 之前姜唯一搞出了新的織機,林滄海就對她刮目相看,沈著搞出來的白玉豆腐滋味不錯,但那種東西一般人家吃不起,在這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這種東西除了解饞確實沒多少用處。 不,也不能這么說, 窮苦人家若是得了這豆腐的方子,自己做了豆腐出去賣 ,也是一項不錯的生計。 林滄海一直在城外負責山寨重建的事情,對吳州城如今不是很了解, 卻也聽說了城中的豆腐,有不少人家如今都在賣,生意還不錯, 是個長久的活計, 但說到底,這賺的是那些不缺錢的人家。 這兩樣東西讓林滄海對沈著和姜唯一這兩個年輕人側目, 可從沈著發(fā)現(xiàn)了鹽,他對沈著的態(tài)度就瞬間大變了。 而現(xiàn)在, 這種變化更加明顯。 因為沈著搞出來的鹽和雪一樣白,完全吃不出澀味。 林滄海自己家條件還算不錯,也是官宦人家, 從前跟著原主這個護國公主,也見識過不少世面,但是他真的沒有見過那樣的鹽。 所以此時面對聞人奚,他整個人都有些振奮。 聞人奚查看過了林滄海帶來的鹽,臉上也帶上了笑意。 “不錯,沈夫子這次又立了大功,可要替他記著。” 這樣的鹽拿去賣,那些世家絕對愿意掏出大把的銀子。 而林滄海送來的自然是最上等的,到時候價格必然昂貴,世家要面子,愛攀比,自然一個一個都愿意捧著銀子買這種最好的。 那種稍微差一點的次品則可以賣給普通人家,到時候說不定鹽的價格還能慢慢降下來。 如果能讓鹽降下來的話,那對百姓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不過她要先確定一下西山那邊的鹽產(chǎn)量如何再做接下來的安排。 想到這里,聞人奚就自己出了一趟門,跟在林滄海身后直奔曾經(jīng)吳州山匪所在的西山深處。 沈著看上去倒是狼狽了很多,這些日子一直在忙碌,人也黑了一些,與從前有很大的不同,看到聞人奚過來,他立刻就跑了過來打招呼,“寨主!” “嗯,沈夫子,我來看看你們事情辦得怎么樣了。沈夫子對如今這里的鹽產(chǎn)量可有什么估算?” 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這里的鹽不多,那么計劃就要更改了,但如果這里的鹽產(chǎn)量很大,那肯定要方便很多。 “這里的鹽山很多,如果人手夠的話,產(chǎn)量非常可觀。”沈著不是傻子,古時候的鹽到底有多重要,他心里有數(shù)。 不說別的,《紅樓夢》中女主的爹林如海就是巡鹽御史,每一個鹽商都是豪富。 “如此看來,要盡快將湖山十八寨那邊的人轉移到這里了。”聞人奚了解了一下這邊的情況,沉思片刻詢問林滄海,“如今新山寨那邊建得如何了?” “大概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這已經(jīng)是很快的速度了,再快的話,兄弟們的身體會受不住。” 聞人奚點頭,倒是沒有繼續(xù)催促。 回到吳州后,聞人奚就寫了一份關于新鹽的計劃案,然后放到了一邊去。 一個月后,新山寨正式建好,林滄海開始回湖山十八寨,慢慢轉移留在那里的人手,一萬多人搬走,這也不是一時就能完成的事情,很多東西運輸都要慢慢來,好在這些人幾乎全部訓練有素,行動起來倒也算快速,沒耽誤太多時間。 而湖山十八寨轉移到吳州城外的深山中,聞人奚出城的機會也就更加多了。 如今吳州已經(jīng)完全在掌控之中,吳州城的事宜也差不多都安排好了,余有方自己就有能力掌管好吳州的大小事宜。 吳州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但是城外的山寨同樣非常重要。 那會是他們未來起事的根基。 隨著湖山十八寨正式搬走,西山那邊的新鹽制作也開始了,雪白的鹽一堆一堆地做好。 為了不引人注意,聞人奚并沒有直接將這些東西拿出去賣,而是帶著人繞了一圈。 吳州地處歲朝西北,不算邊境城池,但是距離邊境也不算太遠,隔了兩座城池,聞人奚直接帶著隊伍穿過山林避開人煙,從草原再重新踏入歲朝。 這批新鹽一面世就遭到了哄搶。 盡管價格比從前的鹽要貴了不少,但這種鹽可是精品中的精品,那些世家從前吃的鹽也都不差,只是還不能和這些鹽相比而已。 當然,看到這些鹽,自然有人動心,想要將之據(jù)為己有。 他們看上的不是聞人奚帶出來的這些鹽,而是她背后不知道在哪里的鹽礦,還有就是這種鹽的做法。 這肯定是秘方。 若是掌握了這樣的制作方法,那日后自然可以為家族謀取暴利。 如今歲朝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從前聞人奚就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亂象,就連皇權在世家面前都要退避舍。 ——因為朝堂上都是世家的人,互相之間聯(lián)姻,統(tǒng)治著整個朝堂。 一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掌握著大半的資源,下面更多的人只能分到那么一丁點兒,時間長了社會秩序自然會崩壞。 欺壓與奴役無處不在。 而底層的那些因為文化被限制,還幾乎沒有打破階層往上走的機會。 回去以后,還是要盡快慫恿沈著還有姜唯一他們盡量多培養(yǎng)一些可用的人啊。 她看那些世家不爽很久了。 比如眼前這個。 “這位當家,我們家夫人看當家年少有為,她身邊剛好有個丫鬟到了年紀還未許配,當家若是沒有成家,剛好般配,夫人有意送當家一樁美滿的親事,不知道當家可滿意?” 一身銅臭的商人罷了,如果不是他手中有新鹽的制作方法,他們家夫人身旁的丫鬟也決計輪不到他來求娶,如今夫人愿意給出一個丫鬟,想來眼前這商戶是討了大便宜了。 說話的這人是王家的管事,臉上帶著客氣的笑容,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透著一股高高在上的輕蔑與鄙夷,仿佛聞人奚是什么臟東西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