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工匠加班加點制作一批水泥,全部送去了鎮北永安河,同時聞人奚為了穩妥,還派了林滄海過去,讓他親自率軍過去,一邊是護送水泥,一邊也是為了加固河堤。 和這時代其他人不同,聞人奚習慣讓軍方的人負責這些救災事宜,而不是靠普通的勞役。 效率太差了。 如今既然暫時沒有打仗,而他們手中又有人馬,為什么不讓服從性更高的將士去加固河堤? 當然,到時候參與的將士肯定會有獎賞就是了。 鎮北距離京城并不算太遠,不過兩天的路程,他出發以后,整個朝堂都在關注永安河那邊的情況。 除了林滄海帶過去修筑河堤的人馬,還有一隊人也帶著賑災物資出發了,主要是各種糧食還有藥,隨行的還有京城的大。 就算是世家,家族之中也有日子不好過的,更何況如今的世家生存可要比前朝艱難多了,為了自家的安全一個一個縮著脖子,更加不可能大張旗鼓地享受。 火炕確實是好東西,可以讓族里日子不好過的人家弄上,冬日里日子也能過得舒服一些。 而火炕這玩意最受歡迎的還是北方。 北方冬季寒冷,有了火炕,可以不出門的時候就直接在火炕上待著,舒舒服服的,除了容易上火一些,其他沒壞處了。 窮苦人家學了盤炕的手藝,也能多一門生存的技藝,給大戶人家盤炕賺些銀子好過年。 總之怎么都好。 倒是南方對此不感興趣,原本也不算太冷,火炕這東西就有些用不著了,夏日南方潮濕,誰知道會不會長蘑菇。 有火炕吸引注意,之前在永安河立下大功的水泥也就被分散了不少注意,不像從前一樣被盯著了。 至少盯著的,討論的人少了一些。 百姓就是如此,過些日子話題就會換掉,有新的有趣話題,從前關注的那些也會慢慢冷淡下來。 對聞人奚來說,火炕可以讓位置偏北的百姓過個好年,但也只有這樣的作用了,可是水泥不一樣。 水泥的用處太大了。 不說別的,修筑城墻,若是在外面糊上一層水泥砂漿,到時候城墻肯定會更加堅固不好攻占。 水泥工坊那邊也一直沒有停下來休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水泥,好了以后就堆積在倉庫之中,留著來年開春用。 這個冬季確實要比往年寒冷很多,得虧火炕出現,否則的話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聽說塞外的牛羊馬匹都被凍死了不少,等到開春說不定還會有外族南下。 不過瑞朝與那邊接壤的地方不多,反而是鄰國和那邊接觸得更加多一點,所以暫時不用擔心,該擔心的是鄰國而不是她。 而火炕還讓民間對于聞人奚的聲望更加好了一些。 因為他們都聽說,這火炕是宮里傳出來的,就因為皇上知道他們冬季難捱。 當然,這冬季也不是沒好事。 如今唯一的親王,曾經的歲朝皇帝聞人或要大婚了。 這可是本朝以來第一件喜事,聞人奚沒有納后宮娶皇夫,自然不存在這樣的喜事,也就只剩下聞人或了而已。 這門親事在永安河決堤之前就賜婚了,婚期定在臘月,因此一進入臘月,整個京城就都彌漫著一種喜氣。 本朝以來第一件喜事,可不得好好辦?況且看聞人奚對聞人或的態度就知道,對方很在意這個弟弟,這段日子聞人奚心情好,整個朝堂的氣氛都活躍了很多。 不再像之前那么小心翼翼的。 聞人或更是逢人臉上就帶笑。 他如今年紀確實不小了,該成家了,而且這個王妃還是他自己看上的,對這門親事自然更加滿意。 未來的王妃是個官員。 并不是瑞朝建立以后才入仕的官員,而是從前瑞朝沒有統一時,生活在河對岸的女子官員,一年前才被調到京城來。 兒子要成家,太后也不愿意在后宮之中待著了,直接包裹款款住到了王府之中,就等著喝兒媳茶了。 成親的日子準時到來,聞人奚也帶人出了宮直奔王府。 看著穿著一身喜袍,牽著新娘的聞人或,聞人奚臉上也揚起了淺淺的笑容。 可惜原主已經去投胎轉世了,否則的話看著聞人或成親,估計會很高興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