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錦安因為在昌盛布莊那邊時間久了, 回去遲了一些,被本就心情不好的羅小弟打了一頓。 從前錦安還是聞人家小少爺?shù)臅r候,羅小弟是真的疼愛這個侄子, 對他比對自己兒子都好,可自從錦安回到羅家, 一切就變了。 而之后,羅成青出事,聞人家那邊不要錦安, 只說錦安是羅家的孩子, 讓羅家養(yǎng)著。 錦安一個半大小子,正是最能吃的時候, 羅成青又不在, 在羅小弟看來,他完全就是靠著自己養(yǎng)的,給別人養(yǎng)兒子,即使這個別人是他親哥,羅小弟也不情愿得很。 而且比起和錦安的感情,羅小弟顯然還記恨錦安將羅成青告上公堂的事情。 如今錦安在羅家的日子吃不飽穿不暖, 整天臟兮兮的,還時不時就要挨打。 他一開始還去找族里其他人想要為自己做主,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失望的。 錦安將羅成青告上公堂的事情讓所有人對他敬而遠(yuǎn)之, 根本不會幫他, 而且羅小弟養(yǎng)著他,盡管對他沒有自家兒子好,但畢竟養(yǎng)了他,不就是揍一頓,有什么不能的? 親兒子都能揍, 靠他養(yǎng)著的侄子還不能揍了? 又不是哪家的小少爺。 不過,也不是沒有人議論羅家,不管怎么說,羅家發(fā)家都是靠著聞人家,錦安畢竟有著聞人家一半的血脈,但這也就是議論一番了,又不會去為了錦安和羅家對上。 就連族里對此都無視了過去。 一個不孝不悌的孩子,誰都不愿意沾邊,餓不死就行了。 親爺爺奶奶和叔叔都不心疼,他們心疼什么? 這是報應(yīng)。 但凡當(dāng)初錦安沒有做得那么絕,就算羅成青依舊事發(fā)被判了流放,日子也不會太差。 誰都可以去舉報羅成青,但是錦安不成。 被關(guān)在拆房,錦安忍不住想到白天看到的聞人奚還有錦云,尤其是錦云。 跟在聞人奚身旁,衣著打扮精致,出行有丫鬟伺候,專門的車夫,完全沒有吃過一點苦頭的錦云在錦安眼中刺目極了。 他后悔了。 真的后悔了。 不,應(yīng)該說,跟著羅成青回到羅家的時候他就后悔了,只是從未像現(xiàn)在這般后悔。 他后悔一氣之下讓聞人奚將他改為羅錦安,后悔跟著羅成青回到羅家,也后悔為了回到聞人家而將羅成青告上公堂,讓他流放西北。 一步一步錯了下去,中間但凡有一次沒有做錯,他都不會是現(xiàn)在的模樣。 如果羅成青還在,盡管依舊沒有從前富足,但他可以去私塾,羅成青當(dāng)賬房賺銀子,至少生活無憂,而且不會像現(xiàn)在這般時不時就要被打,完全沒有人護(hù)著。 錦安被關(guān)在拆房忍受饑餓的時候,錦云則在家中陪著聞人奚還有聞人老板吃飯。 今天是她生辰,桌子上全部都是她愛吃的菜,聞人奚和聞人老板也都專門為她準(zhǔn)備了生辰禮,一直住在她家中的夫子也準(zhǔn)備了一份。 再加上白天在布莊的時候,布莊為了給她慶生送的小玩意…… 一切的一切都讓錦云幸福極了。 而她現(xiàn)在越是覺得幸福,就越容易想到羅成青還有錦安。 尤其是錦安。 她想,從前家里也是這般對錦安的,為什么錦安能夠毫不猶豫地傷害娘還有爺爺,毫不猶豫地率先拋棄他們? 后來錦云明白了,是因為有恃無恐。 錦安有恃無恐。 “娘,我會好好孝順你和爺爺,好好學(xué)習(xí)怎么打理布莊的生意的?!? 我不會像哥哥那樣辜負(fù)你和爺爺?shù)摹? “好啊,那錦云可要努力了?!甭勅宿商裘?,端起杯中的果酒喝了一口。 這酒帶著甜味,口感綿軟,比常規(guī)的酒多了一些味道,聞人奚還挺喜歡的。 “嗯?!? 錦云認(rèn)真地點頭應(yīng)了下來。 那些碎布頭做的小東西很快就在樊城流行了起來,也開始有一些婦人想要買布莊成批的碎步回去做小東西,等到集市的時候拿出來賣,又是一筆進(jìn)項,布莊接下來的碎步都有了去處,不用浪費了。 碎步要比正布便宜很多,扯了布回去做衣裳,也總會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剩下來,普通百姓自然舍不得扔,會拼接起來繼續(xù)用,現(xiàn)在用來做小玩意拿出去賣倒是好很多。 城中流行起了各種料子做的小玩意,有不少人開動腦筋,還真做出來不少讓人喜歡的,還根據(jù)節(jié)氣不同做了相應(yīng)的東西。 不過是個小東西,但卻讓樊城活躍了很多,而這些小東西還在往周邊的地方擴散,即使不能賺太多的錢,但也夠緩解家里的經(jīng)濟了。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有不少人家都因此得了利,有機靈的小販專門收了一大批貨,然后運到其他地方去賣,比樊城要好賣,價格也要稍微貴一些。 有人因此增加了家中的進(jìn)項,多了一筆收入,有人則因此多了不少喜愛的東西可以挑選,所有人對錦云都充滿了好感。 尤其是那種家中困難,靠著多出來的進(jìn)項日子好過了些的人,更加對錦云感激得很,如果不是錦云生辰,也不會有如今的這些東西存在。 錦云也沒想到自己生辰居然還有這樣的后續(xù),她并非是常規(guī)的女子,日后要接手昌盛布莊的,出門的機會自然也多,在布莊的時候時不時就有人感激地跟她打招呼,一開始還會覺得窘迫,慢慢地就習(xí)慣了,還能回以一個禮貌的微笑。 因著她,布莊接下來的生意又好了很多。 原本昌盛布莊就是樊城最大的布莊,生意往來壓著于記和吳家打,如今更是一騎絕塵,另外兩家遠(yuǎn)遠(yuǎn)追不上。 吳家還好,但于記是真的心有不甘。 可不甘心又能怎么樣?只能看著昌盛布莊生意越來越紅火,攤子越來越大,而自家的生意則越來越少。 錦云生辰一個月后,京城那邊來了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