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馬什么梅?-《京極家的野望》


    第(1/3)頁

    近江,高島郡。

    京極高政從新莊城上岸之后并沒有直接回長法寺館,而是一路向東來到了高島郡東北部的山崎山。

    此前京極高政下令在此處修建一座城砦,用以扼守高島郡通往淺井郡的山道,防備淺井家的攻擊。不過隨后便發生了六角家攻打淺井家的事情,所以淺井家短時間內自然是無法出兵高島郡了。

    從山崎山南部走上山道,饒了一圈之后京極高政一行來到了山崎山的北面,這里便是筑城之地。

    一抬頭,京極高政便看到了山崎山北麓已經有一座城砦的主體框架了。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土包,走近了看卻是新城的土壘(lei)。

    事實上,戰國時代前期的城池,基本上是不存在“石垣”這種說法的。一般的城池墻體都是用土夯實,稱之為“壘”(壘通壘字)。

    這便是城墻的主體,而為了給城墻加高和增加防御力,筑城者會在壘上豎立一排木樁,并將木樁連接起來,稱之為“柵”。

    柵的構造一般是每根木樁之間有四根橫木和五根立木。

    光有柵還不夠,因為柵雖然能夠攔截企圖爬墻的足輕,但是缺不利于防御,因為容易受到城外敵軍弓箭手的攻擊。

    于是除了柵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塀”的防御措施。

    塀是用土木混合修建的一排墻體,即是所謂的“狹間”。與塀上設置幾個洞,能夠使得守軍通過這個洞來射擊和投擲石塊,達到阻擾敵軍攀爬土壘的作用。

    這才是這個時代城砦的城墻的正確體現方式。

    使用石垣這種構造的城池是從十六世紀開始的,大規模出現則是在安土城修建之后。而戰國時代前中期的城池絕大部分都是公元十三、十四、十五世紀的產物,所以根本不存在石垣這種說法。

    來到新城之外,周圍尚有數百名民夫正在忙碌。京極高政掃了一眼并沒有發現笠原清綱的身影,于是便隨手拉過一名低著頭打著木樁的民夫,“普請奉行何在?”

    “什么奉行?”被京極高政拽著的民夫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

    “普請奉行!”

    “普請什么?”

    NMLGB!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绵阳市| 南漳县| 新宁县| 周至县| 常州市| 乡城县| 博乐市| 温州市| 五大连池市| 达日县| 黑龙江省| 平罗县| 密山市| 安远县| 徐州市| 临漳县| 阿巴嘎旗| 太仓市| 大埔县| 加查县| 隆尧县| 保亭| 南召县| 蓝山县| 濉溪县| 灵台县| 莱芜市| 沂水县| 宜章县| 仙居县| 汝阳县| 闽侯县| 定边县| 蒙城县| 宽甸| 织金县| 林芝县| 贞丰县| 天长市|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