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可能吧。”當中的一個教育干部皺起眉,“我們推選出來的出題人員早就已經定了,前幾天統一送到了樓里,全程封鎖,他們都沒機會接觸別人,更不可能把題賣給別人。” 他的話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 “的確,應該不是出題的老師弄出來的。” “他們連吃飯喝水都是有專門的人送進去的,要是有這么好的題,應該早就把高考題出完了才對...” 眾人小聲議論著,也有人提出疑惑:“但是這套真題編的這么好,為什么沒人把‘君子有責’選去給高考出題?” 這個問題在場沒人能給出答案,他們面面相覷,心中都浮現出一個問號。 君子有責到底是誰? 王松教授是這次高考出題的主要負責人,他在家里聽說這套真題之后,一開始也沒當回事兒。 直到孫女也去搶了兩冊回來,讓他講解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套題目的不尋常之處。 國內能出高中試卷的老師很多,但是能把高中知識融會貫通,精煉簡潔地雜糅在一個題目中,還能構思巧妙,多種注解,很不容易。 起碼在京都也只有各大高校的高級教師和教授們能做到這一點。 然而在上個十年開始的時候,很多老師、教授都因為各種原因被下放,被批斗,不少人都心灰意冷,還有的已經移民出國。 而且京都作為淪陷的重災區,受到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這導致十年過去,重新恢復高考,他想組織一批優質的高校老師出題都難... 被選上的也是到處湊一湊,他們遠離教室太久,跟學生們一樣對高中知識陌生,磕磕絆絆的,到現在他都不確定期限到了之后他們能不能出一套好的試題。 而當他看到手里這份真題的時候,他就有種沖動,把‘君子有責’揪出來出考題! 他不管別的省份能不能出一份完美的卷子,但在京都,由他負責,他就不能隨便搞出一套題來篩選國家的人才! “各位,看了手里這份真題,相信大家心里多少都有點數。” 王松年近花甲,本來已經退休,但國家有了需要,他不得不站出來。 在場的老師還有幾個是他的學生,見他發話都安靜了下來。 “這次恢復高考,對于全國來說都是歷史性的新篇章,所以高考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 “京都作為省會城市,又是一國之都,我們的題目也必須要有一個表率,如果樓里的那些老師在明天之前還不能有新的進展,我們就必須要做二手準備。” 會議室內,茶杯中的熱氣散出,座位上的老師、副教授、還有干部都沒說話。 樓里的人沒有進展,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他們工作沒有進展。 上級把任務下達給他們,要是完成不好,大家都要吃瓜落,所以沒人對王松的話提出異議。 畢竟高考題的出題速度真的很慢,十幾個人,還沒有這個君子有責速度的十分之一。 瞧瞧這才幾天,就已經把文理科的真題出了兩冊了... 可見人家是有真才實學的。 “那我們先去聯系一下出版社,先把君子有責找出來?” 一個老師試探出聲。 王松點點頭,“找到人之后,先查明身份信息,沒問題的話,盡量把他招收到團隊里來,務必要放低姿態...” 他仔細地囑咐了幾句,又安排了一下后續工作,隨后便讓人散會去做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