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輩子程徽月就是靠著從周瓊華那兒學來的東西,在海城開了藥膳館,生意很不錯,許多在醫院查不出癥狀或是多年頑疾,都喜歡過來食療。 而且因為效果很不錯,逐漸打出名氣,根本不用營銷打廣告,客人自己就會幫你宣傳。 程徽月相信,有周姨坐鎮,中醫館只會比她的藥膳館效果更好。 所以這個投資回報率一定很高。 但沈亞蘭不知道這些,她還以為是自己說的這些話讓她故意用這種方式幫忙。 “程徽月,我真不是過來想找你要錢的,只是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心里不確定才跟你說這些,你要是帶著幫扶的心態,我可就走人了啊!” “你想什么呢?”程徽月無奈地扶額,“我都說了,這是投資。” “周姨的醫術你也知道,現在靠譜的中醫少得可憐,好多都已經不出診了,我是覺得她在京都有發展潛力才想著經濟支持一下。” “我也不幫別的,只是醫館這方面我可以入股,日后要是賺了錢,我會得分紅...反正我的意思是,這是交易。” 沈亞蘭看了她半晌,問道:“什么是入股,分紅又是什么?” 程徽月跟她解釋了一下,她若有所思。 “這個說法還不錯,這個入股有什么要求嗎?我也能入股嗎?” 她當然相信周瓊華的技術,冒這個風險也值得。 “入股沒有要求,如果周姨同意了,咱們就簽個合同,分配一下日后的權利和資金就行。” 沈亞蘭點頭,“我覺得這個法子不錯,我先問問周姨,要是她同意了,我也出一份錢。” 她編輯投稿賺得雖然不多,但比起同齡人,存款也算富有了,拿一部分出來也不會影響到。 最重要的是,程徽月投資想出的都是大頭,她肯定是比不過的。 兩人邊吃邊商量著,回學校之后,沈亞蘭就給周瓊華寄了封信,把想法都跟她說了一遍。 等待周瓊華回信的日子里,程徽月照常上課,閑暇時間就去小店里看看裝修進度。 值得高興的是,有霍硯行時不時來盯著,裝修工人都沒有偷懶,也沒有偷工減料,小店的雛形漸漸展露出來,估計這個月就能完工。 學校里,自從上次設計比賽的結果出來之后,大家都一直很關心琺瑯國的設計學生什么時候會再過來。 袁潔英只道在這學期,具體時間也沒定。 但同學們為了自己爭一口氣,為了給學校爭一口氣,都在拼命地灌輸著設計知識,比以往的學習氛圍都要濃重很多。 又過了幾天,周瓊華來信了。 信中對她們所說的投資入股很感興趣。 不過周家的存款比沈亞蘭想象中的多。 畢竟之前是十里八鄉頗有聲望的名醫,一代代傳下來的,許是還有一些家底。 到京都租房買藥材其實勉強夠了。 周瓊華一開始還沒想著開醫館,那都是計劃中的事兒。 暫時沒錢,那都是現在自己家門口立個牌子,先有點病人積攢下來口碑之后才打算考慮下一步。 但程徽月和沈亞蘭兩人要是想投資的話,她或許可以嘗試著開個小醫館。 只是她也擔心萬一不成,讓她們虧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