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出孤山 第十九章:顏老頭-《夜主咸陽》
第(1/3)頁
風起葉落雁南飛,林澗灘前薺菜肥。不待彩霞將水染,竹簍滿載帶鋤歸……
太白山余脈的某個向陽坡,日光才堪堪西斜,樹間鳥雀鳴聲相和,針葉松的枝丫上松鼠在其間玩鬧起躍。山澗溪水潺潺由上而下復(fù)歸深林。
有水過處,土壤濕肥。石隙草中是薺菜最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秋氣漸重,更是枝繁葉茂。放眼望去,扎堆的深綠色一簇簇,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一鋤頭下去,洗去浮土去掉粗枝便能得四五斤鮮嫩肥美的葉子。
此刻正有三人在當中游走,一人一筐一小鋤,只是短短小半日時間已有五六百斤收獲。
上坡與密林相間處,又有一人背靠在大樹下,嘴叼狗尾巴草莖,眼睛半開半閉似是在假寐。不過仔細觀察的話卻可見他的一只手手至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依在大腿邊上的長弓。箭壺在另一側(cè),半屈的姿勢雖是舒服,可也更利于從箭壺中抽箭。
與其相隔七步之外另一棵樹下,一個身材肥碩的胖子蹲坐在地上,半人高的大盾就背在后面,遠遠看過去,就跟只池中土鱉差不多。
五人的采集小隊,孤夜自任伍長,他與庖碩兩人站在高處便于瞭望和警戒。底下三名火頭軍的老卒只負責盡快將竹筐裝滿野菜,于是便有了這老人揮汗如雨,年輕人悠閑打盹的奇葩分工。
自從孤夜應(yīng)下這個事后,其向狄咸提的第一個條件便是采摘野菜的人數(shù)。五人,哪怕是多上一個某人也不干,給出的原因便是他的能力目前只能勉強護得這個人數(shù)周全。
已在其位,必謀其政負其責。孤夜要么不答應(yīng),答應(yīng)下來了就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好。
既然知道了在令支寨附近有東胡人出現(xiàn),孤夜就絕不會每次都會去圖那個僥幸。
只有天天做賊,沒有天天防賊的。但不知賊何時來的情況下,能做的也只有在其出現(xiàn)時盡可能的保存自己,還有便是盡量減少遇賊的幾率。
對此,剛開始的幾天孤夜并沒有冒冒失失的沒有任何防備就去采摘野菜。而是讓兩個老卒帶領(lǐng),將平時常去的幾塊地方轉(zhuǎn)上一遍。
雖說放眼望去茫茫群山連綿不絕,可這附近長野菜的也只有那幾處適宜其生長的地方。無非是山澗小溪沿岸,幾個山的向陽面,再說遠了的也不敢去。
于是,根據(jù)采集地的遠近,孤夜將其挑選的地方劃分為三四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間隔都在五六里山路范圍,其余植被太過茂密的,哪怕是那里野菜資源再如何豐富,也是一一被他否決掉。
再此基礎(chǔ)上,孤夜讓狄咸趕制了幾個大半人高的大竹筐,這些竹筐用的竹篾都是夾了雙層的,一次裝滿野菜的話不下四百斤。按道理來說每次只需帶一個裝滿即可完成任務(wù),可偏偏孤夜卻要求每人必須各帶一個,而且筐中都只能裝上小小一層。
劃定的幾塊區(qū)域,每次都是換著去。而且時間也是有規(guī)定的,必須得等營中斥候外出方可出門,日落之前保證入得營內(nèi)。
如此一來雖是麻煩,但一個月下來愣是平安無事。加上換著區(qū)域去采摘野菜,有了生息的時間,加上有計劃的去執(zhí)行,效率反而要比之前東摘一下西摘一下的高得多。
這段時間來,狄咸自認為做得最為正確的事情便是將這個關(guān)乎火頭軍全員生計的任務(wù)全權(quán)交給孤夜去負責。加上他和庖碩兩人還不參與分錢,那就更讓人笑得合不攏嘴了。
日漸漸西沉,又是一次平平安安的任務(wù)完成。早已將野菜放在約好的隱蔽位置后,幾人便拖著一點點收獲回營,算是掩人耳目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双流县|
揭阳市|
河北区|
津市市|
红安县|
临城县|
宁陕县|
洛扎县|
繁峙县|
平安县|
云南省|
通州区|
东至县|
麦盖提县|
宜黄县|
沿河|
大姚县|
绥滨县|
洛浦县|
调兵山市|
碌曲县|
中卫市|
赤城县|
林西县|
乌拉特前旗|
崇州市|
青川县|
安徽省|
新龙县|
旬阳县|
唐海县|
灵宝市|
宝坻区|
新丰县|
尼木县|
嘉义县|
岳西县|
张北县|
郓城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