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軍事乃國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死生之地,豈能如此隨意的亂變,今日可以開兵工廠,明日就可以繞過兵部調兵,后日那些驕兵悍將就可能謀朝篡位,歷朝歷代血淋淋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多嗎?” “這制度一旦改來改去,成何體統?” “這大明必將國本動搖、社稷動蕩啊!” 蘇言哪里會怕弘治皇帝啊,此時此刻,他聲音洪亮,也將此事上升到了國本的地步,還給武將們扣上了驕兵悍將、謀朝篡位的帽子,這是要將大明的這些武將勛貴們按在泥土里面去摩擦了。 只是弄了一座兵工廠而已,立即就引起了這些文官集團們的強烈反彈,各種各樣的帽子都上來,謀朝篡位、國本動搖、社稷動蕩都給你說出來了。 動嘴皮子的話,這些文官們怕過誰啊? 一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引經據典可以和你說的頭頭是道,死的可以說成活的,黑的可以說成白的,全看他們的需要,可以自由隨意的切換。 “這大明的江山還是姓朱的,不是跟你姓蘇的。” “朕比你們任何一個人都清楚,也都明白自己肩膀上所承擔的責任。” 弘治皇帝怒了,一下子站起來指著蘇言說道、 “自從朕登基一來,朕一直勤勤懇懇、勤儉節約、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愛民如子、寬厚仁慈、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勵精圖治!” “十五年來,朕一直牢牢地記得自己肩膀上的責任,記得自己的使命,心系天下萬民,憂國憂民。” “朕自認為已經做的足夠了,可是你們呢?” “你們捫心自問,你們是否真正的忠君愛國,是否真正的有為大明的江山社稷做過貢獻?” “一直以來,國庫空虛,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你們有想過辦法替朕解決這個問題嗎?” “邊防空虛,韃子年年南下扣關劫掠,邊境地區烽火連城、無數百姓家破人亡的時候,朕寢食難安,憂心忡忡的時候,你們有替朕想過,有替邊境的百姓考慮過嗎?” “沒有!” 弘治皇帝憤怒無比,手指著群臣,這一個個從來都只知道盯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卻是有幾個人在認認真真的為自己做事,為這大明的江山社稷做事。 弘治皇帝的話,弘治皇帝樣子也是讓群臣們大吃一驚。 現在的弘治皇帝哪里還是以前那個軟弱、沒有主見、可以隨便忽悠的弘治皇帝? 他竟然敢指著群臣來罵大家,這還是那個弘治皇帝嗎? “你們一個個身居廟堂之高,嘴巴里喊著忠君愛國、喊著仁義道德,喊著為國為民,可是你們有替邊境那些邊民們考慮過嗎?” “他們被韃子燒殺搶掠的時候,你們有感同身受嗎?” “你們有替邊軍的將士考慮過嗎?” “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手里面的武器裝備十幾年都沒有更換過,好不容易更換的時候,工部、兵部發的刀只是鐵片,殺雞都殺不死。” “還有克扣軍餉、吃空餉、貪墨軍需、私開馬市、官商勾結,你們就是這樣忠軍愛民的嗎?” “別以為朕不知道,幾年前朕內帑拿出來的五十萬兩銀子給邊關將士重整軍備,這筆錢到哪里去了?” “朕看啊,你們這些人是一個個在這朝堂之上,不知邊關百姓的疾苦,也不知道邊軍的艱辛,只會在這里張嘴忠君愛國、閉嘴就是國本、江山社稷。” “太子雖然年幼,但卻是已經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忠君愛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