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主公。” 從帳外轉入大將徐晃:“您喚末將何事?” 劉鑠擺手示意道:“怎么不為眾諸侯烹茶,咱們不是從雒陽繳獲了些茶葉嗎?” 徐晃這才憶起,趕忙拱手:“末將失禮,這便派人烹茶待客。” 劉鑠點點頭,擺手示意其退下,轉而望向眾諸侯,輕聲道:“諸位今日來我劉鑠大營,可是為了近些天關于傳國玉璽的傳言否?” 北海相孔融昂首言道:“沒錯,我等正是為此而來,還望子明能給個說法,這傳國玉璽是否當真在你的手上。” “文舉。” 對面的陶謙當即橫出一步,冷聲言道:“請注意你的言辭,陶某相信子明,他既然還敢回來,證明他一定沒有私藏傳國玉璽。” “亦或者說......” 陶謙的目光轉回上首劉鑠,極其自信地道:“這件事原本便是董賊奸計,他的目的是要拖延咱們西征的腳步。” 孔融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言辭有些不太恰當,有種咄咄逼人的感覺,當即拱手致歉: “子明,融從未質疑過你的人品,只是茲事體大,理應說清楚,好讓眾諸侯放心。” 當下,又有兗州刺史劉岱閃出身來,目光落在劉鑠身上,盡可能柔聲的道: “文舉言之有理,我等其實非常相信子明的人品,能夠說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足以證明子明絕非會私藏玉璽的人。” 眾諸侯立刻七嘴八舌起來: “沒錯,我等其實只要個答案即可。” “茲事體大,理當言明,以穩定盟軍軍心。” “此事影響甚重,不可不察,還望子明理解。” “......” 頃刻間,大帳內一片喧囂,劉鑠只是目光一掃,便大致判斷出這幫人來此的目的。 陶謙、孔融是真心為漢,不希望傳國玉璽影響到軍心。 但山陽太守袁遺,明顯別有用心,估摸著他不是袁紹的眼線,便是袁術的狗腿。 至于劉岱、張邈等人,雖然劉鑠暫時不清楚他們歸于何派,但可以肯定,他們同樣覬覦傳國玉璽,甚至想要據為己有。 既然如此,那么事情便好辦多了。 劉鑠擺手示意眾諸侯安靜,朗聲言道: “諸位不是要個答案嗎?” “簡單!我劉鑠給大家個答案,不就成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