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劉鑠精讀過三國,必然會清楚,阮瑀便是建安七子之一,文采卓著,漢末軍國書檄,多為陳琳、阮瑀所作,筆鋒極其犀利。 阮氏家族同樣能人輩出,其子阮籍,官居魏國步兵校尉,乃是鼎鼎大名的竹林七賢之一,崇奉老莊之學(xué),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 阮籍之兄阮熙,魏國武都太守。 其子阮咸,亦是竹林七賢之一,曠達不拘禮節(jié)、尚道棄事、好酒而貧,晉朝散騎常侍,且其善彈琵琶,精通音律,著有《律議》。 阮咸子阮瞻,西晉時太子舍人。 阮孚,東晉時賜爵南安縣侯,任吏部尚書,“兗州八伯”之一。 ...... 總之,阮氏家族可謂人才輩出,乃是真正的兗州世家豪族,可絕非陳宮、程立這樣的地方豪族能夠相提并論。 不過,劉鑠雖然只是粗通歷史,忽略了賢臣,但經(jīng)此一事,同樣讓他感受到了眼前男子的與眾不同。 因為這里絕大多數(shù)士子,盡皆是人云亦云,沒有主見,唯獨阮瑀此人,對整件事有自己的理解與構(gòu)想,且經(jīng)過了嚴密的推演。 否則! 他絕對不可能一針見血的,便把當前的要害問題指出來。 劉鑠承認,自己的確埋沒了一個人才。 “你很不錯。” 劉鑠率先夸贊了對方。 “多謝郡守。” 阮瑀只是淡淡地揖了一揖,眸中沒有半分波瀾,他似乎依舊在期待著劉鑠的回答。 此刻的劉鑠面上雖然保持鎮(zhèn)定,但內(nèi)心深處已然狠狠招呼了阮瑀一百八十遍。 雖然,他料到了士族子弟不好忽悠,但沒曾想,其中居然隱藏著這樣一位大神,簡直通過一己之力,拉高了滿廳士族子弟的智商。 雖說不至于讓劉鑠前功盡棄,但不得不承認,被他這么胡搞一下,很多士族弟子同樣心生疑竇,開始期待劉鑠的應(yīng)對策略。 劉鑠長出了口氣,他知道自己避不過,因此只能腆著臉面對,給出他自己的答案: “其實答案很簡單。” “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