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列陣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張郃依舊沒有放棄,而是下令緩步挪移,爭取縮短顏良、文丑趕來支援的路程,最大限度地保存實力。 踏!踏!踏...... 一個個小刺猬維持著目前的陣型,緩步挪移,速度雖然緩慢,但勝在穩(wěn)妥、安全,不會被白馬義從輕易沖散。 ***** “父親快瞧!” 與此同時,公孫續(xù)望著前方袁軍士卒的列陣,頓時驚出一身冷汗:“袁軍反應(yīng)好生迅速,居然已經(jīng)列好了陣型,看來他們準備與我軍決一死戰(zhàn)?!? “哼!” 公孫瓚怒哼一聲,洶洶戰(zhàn)意立刻爆發(fā),抖擻精神,厲聲言道:“就憑他們,還想攔住我白馬義從?簡直是不自量力!” “隨我沖—!” 公孫瓚把手一招,急勒韁繩的同時,猛夾馬腹,作下白駒昂首嘶鳴,旋即化作一道銀色的閃電,狂沖向前方的刺猬列陣。 伴隨著雙方距離的拉近,即便是自信滿滿的公孫瓚,也不由地為之一愣!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對方居然以什為單位,布置成刺猬一般的小陣,明顯是想靠一什兵馬的犧牲,來換取兩到三個,甚至更多白馬義從士卒的性命。 這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命陣法,一只小刺猬只要能殺兩個白馬義從,便可賺夠本,若是殺掉更多,即便全部戰(zhàn)死,亦是值得。 畢竟,從經(jīng)濟學上判斷,一個騎兵的培養(yǎng)成本,至少是五個步兵,而一個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可以左右開弓騎射的騎兵,至少能頂?shù)蒙鲜畟€步兵。 袁軍想靠“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式,來攫取最終的勝利,足以證明這支隊伍的主將是個狠人。 他早已經(jīng)將全軍士卒的性命置之不顧,發(fā)誓要與白馬義從同歸于盡,否則絕對不會擺出這樣搏命的陣法。 “左右迂回,箭矢襲殺—!” 不敢有絲毫猶豫,公孫瓚立刻舍棄直接沖陣的戰(zhàn)術(shù),轉(zhuǎn)而使用箭矢襲殺的政略,遠距離消耗袁軍士卒的兵力。 這樣的策略雖然殺傷力比較有限,但勝在犧牲較小,而且隨著箭矢襲殺的不斷加劇,對于袁軍士卒的心態(tài),同樣是一種悲慘的折磨。 希吁吁—! 嘹亮的馬鳴聲激蕩在空寂的原野上空,接連不斷,此起彼伏。 如果從高空俯瞰,那一道白色的浪潮頃刻間分成兩股,沿著刺猬陣的外圍,左右迂回,箭矢如同滂沱的大半般,罩向一個又一個的刺猬陣。 彷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外圍的刺猬陣便如割麥般倒下了十七、八個,僥幸活下來的步兵士卒,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附近的刺猬陣,繼續(xù)作戰(zhàn),與白馬義從僵持。 雖然,一下子便倒了十七、八個刺猬陣,但損失的總兵力也不過一百七、八十人而已,比起圍聚在一起的圓陣,兵力損失小得太多。 反觀白馬義從呢? 這一波強悍的箭矢襲殺,消耗便達到了足足三千支,而他們每個人的箭囊中,也不過只有五、六支箭而已。 即便將箭矢全部打光,充其量也就六波箭矢襲殺,能夠誅殺一百個左右的刺猬陣,死傷人數(shù)竟不足千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