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在兩側雄赳赳氣昂昂站立的許褚、典韋,更是從劉鑠的話中,感受到那股愛民如子的寬宏氣度。 之前還覺得不應該杖責徐晃的許褚,現在忽然覺得自家主公極其英明,這軍棍打得對,必須要給這些將軍一個教訓,否則壞了自家主公的氣運,那還得了? 即便是冒死請戰的徐晃,此刻也是發自肺腑的心服口服,更加覺得眼前的少年,當真是高祖、光武欽定的中興者。 這二十軍棍,就一個字: 值! 它把自己徹底打醒了。 甚至,劉鑠的這一番話,把始終沒開口說胡的程立,同樣震撼到了。 雖然他清楚自家主公仁義,但卻不敢相信,居然仁義到了這般地步。 畢竟每一日的大軍糧草消耗,全都是個巨大的數目,而就在半年前,他還曾為糧草不足,而整日憂心忡忡。 即便現在的東郡不缺糧草,但也只是暫時的,若是不能熬得過明年秋收,一切的一切,全都會化為泡影。 若是換做旁的諸侯,巴不得靠戰爭來消滅一些人口,如此一來,每日節約下來的糧草,或可助自己渡過更大的難關。 可是現在...... 素來英明的劉鑠卻沒有選擇這么做,程立簡直不敢相信,待明年開春時起,自家主公會遭遇怎樣嚴峻的考驗。 仁義能當飯吃嗎? 至少在目前程立的心里,答案是否定的。 仁義只是名譽而已,人還是要相對務實一些好,該狠的時候要狠,該絕的時候要絕,心慈手軟乃是大忌,它只會給自己招來無盡的禍患。 斥退眾將官后,劉鑠長出了口氣,返回上首落座,輕聲道:“公臺、仲德。” 二人齊齊拱手應命:“在。” “今日之事,從表面上看,乃是眾將官為爭軍功而不計犧牲,但實際上,乃是我軍軍功統計制度上的缺陷。” 為了鼓勵將軍們勇猛作戰,軍功直接與升遷掛鉤,以及將官的待遇掛鉤,也正因如此,才會導致為爭軍功而不計犧牲的請戰。 畢竟,死多少人,與他們關系不大,依舊會有新兵補充,但軍功一旦到手,卻與他們的軍職、待遇,有著直接的聯系。 劉鑠嘆口氣,老實承認道:“這是我為軍官的崗位職責設計、考核中的缺陷,根本原因在我,而不是眾將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