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六十萬石的債券,是經過官府嚴密核算過的,若是超出太多,只怕未必能夠歸還,如此一來,官府信譽必然受損。” 陳泰眼前一亮,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有道理,劉郡守思慮嚴謹,老朽佩服。” 檀敷恩地一聲點點頭:“劉郡守如此負責,沒有胡亂發行,倒是讓老朽更加滿意。” “沒錯,這債券的確比我想象中可靠多了。” “今年東郡的開荒屯墾,比我預想中好多了,官府歸還本息,肯定沒問題。” “我對這債券也比較有信心,若是兩萬石的債券,我高堂家倒是可以購買。” “我濮家也愿意購買一些。” “還有我張家。” “......” 劉鑠內心狂喜,但面上卻依舊保持鎮定,他擺手示意荀彧上前:“文若。” 荀彧立刻帶著債券上前,取出其中一張交到劉鑠手中:“主公。” 劉鑠頷首,示意其候在一旁,隨即舉起手中的債券,介紹道:“諸位,這便是我東郡發行的債券,乃是由最新的紙張制造工藝而已,大漢絕無僅有。” “此外,上面還會加蓋郡守府的打印,以及由宮廷的畫師侯其繪畫的圖案,正中的內容便是債券的面值。” “比如這一張債券,乃是一萬石的面值,上面便以特殊字體寫著一萬石的字樣,而在旁邊則有起止時間、利率等。” “......” 劉鑠仔細將債券介紹給眾人,隨后命人帶著債券,展示給兗州士族:“諸位可以瞧瞧,這份債券不記名,因此必須要保存好,屆時期限一到,便可來官府兌換糧草。” “如此設計的目的,是害怕諸位可能繼續糧草,但期限卻未到,爾等私下里可以交易,官府絕對不管出手制止。” 雖說這是東郡發行的債券,但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紙幣交易功能,同樣可以為以后紙幣的發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只不過...... 這債券的面值與其實際的成交價格不同,而且目前充其量只能在士族內部交易,不可能普及到普通百姓。 但只要這債券能夠買賣,便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紙幣交易功能,先將紙幣的概念灌輸進去,那么接下來發行紙幣,便容易多了。 滿座兗州士族只知道紙張價格極高,而且上手觸摸債券,更知曉債券紙張甚至比東郡紙,還要高出一大截子,頓時萬干感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