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棄城-《1850再造中華》
第(3/3)頁
三水縣是座大城、富城,得之不易。楊田、蘇三娘和劉旻虎都反對棄守三水,只有馮可欽贊成。陳虹在城外見識到官之之盛,也贊同楊烜的意見。
楊烜力排眾議,毅然決定棄守三水。
官軍使者已被扣押了好多天,楊烜每天好吃好喝招待他,讓使者不明就里。
有了陳虹的援兵,楊烜就有把握了。他找來官軍使者,明確說道:
“兄弟,我有意投順官府,但官府要有所賞賜,至少得是二品武官“總兵”銜,或者四品文官“道員”銜。
“與此同時,官府必須還我父親以清白,把冤案調查清楚。哪怕后面牽涉到廣州將軍,也要把他捉拿歸案。”
使者見楊烜舊調重彈,不免又要唯唯諾諾,說自己做不了主啦,需要請示總督啦。
出人意料的是,楊烜這次很大度,說:“兄弟,你來三水城也有段時間了。本帥招待不周,請多見諒。為了顯示我投誠官府的誠意,我將棄守三水,讓城池讓給城外的綠營兄弟。
“三水城是座富城,我做好人把三水城讓給綠營,讓綠營不戰而收復三水。到時候,你們盡可以在奏折上大肆吹噓,我都不反對。
“綠營兵苦日子過多了,也可以進城享受享受,問那些城內的惡霸劣紳要點錢糧,以激勵綠營士氣。不過,我做了回好人,等我們出城時,也請綠營的兄弟不要為難我們。”
那使者又驚又喜,雖說這次沒能勸降楊烜,卻迫使楊烜棄守三水。
事后官軍上奏,自然不會說綠營不戰而得三水城,一定會捏造戰績,邀功請賞。到時候論功行賞,還能少得了自己?
使者十分高興,說道:“閣下這番好意,我先替綠營官兵收下。我們綠營官兵最講知恩圖報,一定不會叨擾閣下。”
道光末年,綠營兵已經朽壞不堪,別說打不過洋人,就連應付天地會都很吃力。
綠營無力鎮壓各地民變,清廷無奈,開始鼓勵地方縉紳自辦團練。
團練武裝起源于川楚白蓮教起義。因兩廣天地會起義不斷蔓延,兩廣境內的團練武裝也不斷發展壯大。
但此時的團練只是八旗、綠營的附庸,組織程度很低,戰斗力還不如綠營。他們不算正規軍,由地方自行籌餉,主要擔負輔助任務,用完即撤。
團練真正走上歷史的舞臺,還要再等三年。1853年,在家守孝的曾國藩收到朝廷諭令,要他在家鄉辦理團練,對抗如日中天的太平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湘軍。
楊烜把三水城讓給綠營,卻把戰爭的矛頭指向了綠營的友軍-民團。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蒙城县|
沙河市|
义乌市|
芷江|
白朗县|
修武县|
西乌珠穆沁旗|
封丘县|
长乐市|
板桥市|
宜城市|
巴林左旗|
雅江县|
肥西县|
天全县|
靖西县|
蓝山县|
安康市|
黔南|
福州市|
郎溪县|
七台河市|
达日县|
清水河县|
双城市|
泽普县|
乌拉特后旗|
阿勒泰市|
沙湾县|
六枝特区|
普兰县|
灯塔市|
河间市|
博野县|
班戈县|
浠水县|
兖州市|
新余市|
长阳|
凭祥市|